东亚前海策略:产业政策持续发力 卫星互联网产业建设加速

_原题为:【东亚前海策略】产业政策持续发力,卫星互联网产业建设加速
摘要【东亚前海策略:产业政策持续发力 卫星互联网产业建设加速】我国商业航天卫星中用于通信领域的比例较低,随着卫星互联网纳入“新基建”范畴以及一系列产业政策的出台,我国卫星互联网建设进入加速期 。
投资要点
卫星互联网主要是指以通信卫星为接入手段的互联网宽带服务模式 。卫星互联网通过发射一定数量的卫星形成规模组网,从而辐射全球,构建具备实时信息处理的大卫星系统,是一种能够完成向地面和空中终端提供宽带互联网接入等通信服务的新型网络,具有广覆盖、低延时、宽带化、低成本等特点 。
卫星互联网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发展,到现在主要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20世纪80年代-2000年,与地面通信网络竞争阶段,以摩托罗拉公司“铱星”星座为代表的多个卫星星座计划提出,“铱星”星座通过66颗低轨卫星构建一个全球覆盖的卫星通信网 。第二阶段:2000年-2004年,对地面通信网络补充阶段 。以新铱星、全球星和轨道通信公司为代表,定位主要是对地面通信系统的补充和延伸 。第三阶段:2014年至今,与地面通信网络融合阶,以一网公司(OneWeb)、太空探索公司(SpaceX)等为代表的企业开始主导新型卫星互联网星座建设 。
全球卫星互联网产业规模稳定增长,未来商用化发展还有很大的空间 。2010-2019年全球卫星移动通信服务和卫星宽带产业规模呈稳定增长趋势,根据美国卫星工业协会(SIA)的数据,全球卫星宽带收入从2010年的12亿美元增长至2019年的26亿美元;全球移动卫星通信从2010年的23亿美元增长至2019年的43亿美元,移动卫星通信的增长主要来自移动数据业务的增长 。尽管这两块业务保持稳定增长,但收入总和仅69亿美元,占整个卫星服务业收入的比例仅5.3%,未来商用发展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
我国商业航天卫星中用于通信领域的比例较低,随着卫星互联网纳入“新基建”范畴以及一系列产业政策的出台,我国卫星互联网建设进入加速期 。根据赛迪数据,截至2020Q1,中国商业航天卫星中用于通信领域的比例仅为14%,与欧美等国家和地区相比明显较低 。2020年4月20日,国家发改委例行新闻发布会上首次明确“新基建”范围,卫星互联网与5G、物联网、工业互联网一并列为新基建中的通信网络基础设施 。同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也提出,建设高速泛在、天地一体、集成互联、安全高效的信息基础设施 。据新华网2020年9月报道,随着国家商业航天政策的密集出台和立法的加快,近年来国内商业航天活动持续快速有序推进,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科技委秘书长潘军表示,保守估计,未来5-10年,我国商业小卫星的发射需求量将超4000颗,商业卫星制造的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 。随着卫星互联网的快速发展,重点关注具有稀缺性的行业龙头标的 。
风险提示
相关产业政策推行不及预期,技术路线推进出现重大变化,宏观经济不及预期 。

东亚前海策略:产业政策持续发力 卫星互联网产业建设加速

文章插图
正文
【东亚前海策略:产业政策持续发力 卫星互联网产业建设加速】01
卫星互联网产业稳定增长,商用化发展未来可期
卫星互联网主要是指以通信卫星为接入手段的互联网宽带服务模式 。卫星互联网通过发射一定数量的卫星形成规模组网,从而辐射全球,构建具备实时信息处理的大卫星系统,是一种能够完成向地面和空中终端提供宽带互联网接入等通信服务的新型网络,具有广覆盖、低延时、宽带化、低成本等特点 。目前卫星互联网较多的是指利用地球低轨道卫星实现的低轨宽带卫星互联网 。地面网络靠基站通信,卫星互联网则是基于卫星通信技术接入互联网,好比将地面的基站搬到了太空中,每一颗卫星就是一个移动的基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