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养生 小暑节气的“暑事”

小暑(Lesser Heat) 。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一个节气 。也是干支历午月的结束以及未月的起始;公历每年7月7日或8日视太阳到达黄经105°时为小暑 。暑 。表示炎热的意思 。小暑为小热 。还不十分热 。意指天气开始炎热 。但还没到最热 。全国大部分地区基本符合 。全国的农作物都进入了茁壮成长阶段 。需加强田间管理 。
暑事
小暑是二十四个节气中的第十一个节气 。从7月7日或8日开始 。到7月22日或23日结束 。此时正值初伏前后 。小暑 。重在理解“暑”字 。在新华字典中“暑”为热 。但这已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热 。而是炎热 。小暑期间 。全国大部分地区进入盛夏 。
小暑
小暑是相对大暑而言 。古人认为小暑期间 。还不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故称为小暑 。俗话说:“热在三伏” 。我国三伏天气一般出现在夏至后的第28天 。即所谓“夏至三庚数头伏” 。2009年7月14日 。进入三伏中的头伏 。
从《1971~2000中国地面气候资料》来看 。除青海、甘肃、山西、内蒙、安徽的大部分地区 。7月的极端最高气温相对多数出现在大暑外 。大多数省份的极端最高气温都出现在小暑期间 。在全国32个省市直瞎市(台湾)中 。绝大多数地区 。7月的平均气温比8月要高 。7月是全年之中的最热月 。处在7月之中的小暑实际上很热 。
避暑
夏日 。并不是处处炎热:满眼的绿树浓荫 。荷花婷婷玉立 。茉莉花香沁人 。给人们带来一丝丝夏日的清凉;软软的沙滩、蔚蓝的海水 。徐徐的海风 。是人们度假的天堂;在山地风景区中 。松林、云海、瀑布、山泉 。轻轻的山风 。宜人的温度 。是人们避暑的好去处 。
在农村 。人们习惯利用早晨做农活 。夜晚在庭院里看电视;在城市 。人们喜欢夜晚逛商场上影院、喝清凉饮料 。乘有空调的汽车…… 。可见 。避暑、消夏是人们的自然选择 。
防暑
夏日 。防暑是人们永远需要重复的话题 。露天工作者和老人、婴儿、病人是最需要注意防暑的 。其实只要注意采取措施 。暑热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多喝茶水、绿豆汤 。多食清淡食物 。勤洗澡、勤换衣 。保障充足的睡眠 。外出采取防晒措施 。活动不要过量 。避开中午时段活动 。注意劳逸结合 。避免疲劳驾驶 。注意收听气象部门发布的“高温警报”、“中暑指数”、“紫外线指数”预报 。等等 。虽说老生常谈 。但仍需提醒 。
暑假
小暑期间天气虽然炎热 。但学生们却盼望着它的到来 。因为从这时起 。暑假开始了 。他们会按着自己的意愿 。把生活安排得丰富多彩 。游泳是暑期的重要活动内容 。背包出游也是大、中学生的最爱 。学生们的欢声笑语不时打破青山绿水间的宁静 。尤其是北方的海滨、山地的景区 。往往是他们出游的首眩
需要提醒:游泳一定要到游泳区 。不要选择不安全的水域游泳;外出到山地景区旅游 。一定要提前了解天气 。注意躲避大暴雨形成的山洪和泥石流灾害 。尤其是到川西、滇西北、桂西等多雨的风景区旅游 。要特别注意安全 。
小暑节气的习俗
过去民间有小暑“食新”习俗 。即在小暑过后尝新米 。农民将新割的稻谷碾成米后 。做好饭供祀五谷大神和祖先 。然后人人吃尝新酒等 。据说“吃新”乃“吃辛” 。是小暑节后第一个辛日 。城市一般买少量新米与老米同煮 。加上新上市的蔬菜等 。所以 。民间有小暑吃黍 。大暑吃谷之说 。
伏天民谚有“头伏萝卜二伏菜 。三伏还能种荞麦” 。“头伏饺子 。二伏面 。三伏烙饼摊鸡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