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学东西容易半途而废?父母克制式陪练才能培养出专注的孩子( 二 )


第二种陪练方式:打击式陪练
小钟是和我们家孩子一起报名学围棋的同学 , 我们住在同一个小区 , 所以每一次上围课都会约着一起去 。
一个月后 , 小钟妈妈说:“我们小钟不原去学围棋了 , 可能是输怕了 , 没啥信心了 。 ”听完小钟妈妈的话 , 觉得很奇怪就问:“孩子们都是刚学 , 怎么会输怕了呢?”小钟妈妈回答道:“他爸爸觉得他会一点 , 怕他骄傲 , 想给他下马威 , 每一次陪他练围棋时 , 都狠狠的让他输的 。 现在好了 , 小钟在家也不愿意跟他爸爸练 , 也说不喜欢围棋了 , 不想去学了”
不否认在生活上我们有时候 , 怕孩子骄傲 , 就想打击一下激发孩子的斗志 。 但往往是孩子在初学一项技能前 , 还没建立强大的信心和认知时 , 强强打击会挫去孩子初出茅庐的信心 。
例如小钟妈妈说:小钟爸爸看到孩子学了围棋回家后向他挑滋 , 怕孩子刚学一知半解会骄傲 , 所以想尽办法一次又一次的赢小钟 。 就为了告诉孩子:你不要以为自己很厉害 , 其实你还差的远呢 , 比你厉害的人多的是 。
也许孩子向爸爸下挑战书的动机只是给父母展示一下 , 他刚学的新技能 。 但爸爸打击式陪练方式让孩子重重受挫了 , 也影响他对围棋的情绪 , 孩子甚至会因此否定自己 。
正如著名的教育家斯宾塞曾经说过:当孩子处于不快乐情绪 , 他的智商和潜能会大大降低 , 呵斥和指责不会带来好结果 。
也就是说 , 当我们打击孩子的时候 , 孩子不快乐的情绪会影响他潜能的发挥 。 负面情绪会让孩子更容易放弃 , 因为孩子无法在学习中获肯定和成就动力 。
第三种陪练方式:示教式陪练
今天讲的例子 , 大部分是来自身边的生活 , 都是真实的 。 之前孩子参加了一次篮球比赛 , 和他同队的小男孩爸爸就是明显的示教式陪练 。
从一开始训练到真正开始比赛 , 这位爸爸都是一贯示教态度 。 每一次的练习 , 他爸爸都会站在球场线边 , 不停的教他孩子怎么打?什么时候该投?球应该传给谁?应该跑到哪里去防守?
俗话说“观棋”不语 , 但看这位爸爸架势有点恨不得自己要替代孩子去打这个球了 。 再看看孩子真实的反应 , 这位小男孩可能习惯了 , 听爸爸指挥 , 每一次爸爸教他怎么做?他都能迅速的执行指令 。 但小男孩也少不了 , 被他爸现场挨骂 , 说他不够变通 , 什么都要人教才会 。 我们在边上看着真的是为小男孩捏一把汗 , 感觉小男孩怎么做 , 他爸爸都觉是不对的 。
小男孩爸爸示教式陪练让孩子有点举棋不定 , 没办法形成自己的判断 , 让孩子习惯依赖他人的方法而忽略生成自身能力 。 示教式陪练看似帮助孩子扫清路上的一个个障碍 , 但实质上这样的来得太快的帮助 , 阻碍孩子累积新技能的自身经验和学习机会了 。
从上面不同的陪练方式可以看出 , 父母不同的陪练方式是孩子习得新技能的态度起关键性作用 。 生活中不少例子告诉我们 , 有的父母陪着陪着孩子失去对新技能的学习动力 。 但也有的父母却能培养出在追求新技能一路坚持 , 不言放弃 , 越来越勇的孩子 。 这说明父母正确的陪练方式是可以 , 助力孩子坚持习得新技能信心和积极态度的 。
那么什么的方式是正确的陪练方式呢?
说到正确的陪练方式 , 不得不说起小楠 。 她是我们在海口考围棋段位(类似考级的考试)时 , 认识的一名家长 。
她孩子在考场上出色的表现 , 引起我们的好奇 。 当天有7个回合的围棋比赛 , 每场比赛前她孩子都自信从容 。 赛后都是一脸意犹未尽地出来与爸妈讨论刚才的棋形 。 看得出她的孩子是的真喜欢围棋且是胸有成竹的样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