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公司制度在中国水土不服吗?

金融其实很简单
上次谈完万宝之争 , 不禁让我们问:现代公司制度在中国是否水土不服呢?如果不服 , 原因在哪里呢?我们之前说到 , 如果不能完善现代公司制度、建立非人格化的公司治理架构 , 在独生子女的环境下 , 民营企业的持久前景会打很大折扣 。这一点是投资者和创业者都应该认识到的 。
那么 , 职业经理人市场怎么就难以建立呢?
鸦片战争后 , 中国被迫走上“富国强兵”之路 , 在1860年代开启洋务运动 。但是 , 为了学西方工业技术、洋炮洋舰 , 就需要大量资金 , 可是资金从哪里来呢?就如薛福成在《论公司不举之病》中谈到 , “公司不举……则中国终不可以富 , 不可以强” , 当时的改革派盛宣怀、张之洞、李鸿章等都意识到:要做洋务就必需广泛融资 , 就必需采用股份有限公司制度 , 发行股票 。
公司进入中国的早期经历
那么 , 在洋务运动引进现代公司制度后 , 实际经历又如何呢?第一家华人现代公司——轮船招商局是1872年成立的 , 当初也发行过股票 。七十来年后 , 到1940年代 , 中国 , 特别是上海已经有一些股份有限公司 。但总体而言 , 不仅这些公司还相当的人格化——比如南通张蹇的大生纱厂、上海荣氏企业很难说是独立于创始人的法人——而且在广泛范围内 , 商业组织仍然以传统家族企业为主 。
费孝通、张之毅先生在他们的著作《云南三村》中 , 讲到云南玉溪1943年的情况 。他们发现 , 在那时 , 玉溪旧有富商基本都走向衰败:
“文兴祥家的衰败情况:本人已于1942年死去 , 其两个儿子已分家 , 均在家闲着 。因无人手经营及洋纱缺货 , 洋纱号已停业 。……冯祥家的衰败情况:本人已于1942年死去 , 死后家里兄弟七人分成七份 , 每家分得四十亩田 , 洋纱一包(值三万多元 , 1942年时价) , 铺面二间三层 。洋纱号停业 。……潘小臣家的衰败情况:本人已死了几年 , 家里留下妾一、子三、女一 。大子二十五岁已结婚 , ……常好赌钱 。儿子仍在中学念书 , ……铁矿请老家人照顾着 , 勉强维持局面 。”
两位作者总结道 , “我们看过以上玉溪四户富商之家的衰败情况后 , 最深刻印象是像文兴祥、冯祥这两位本人兴家的人一死去 , 商号即因无人经营而停业……由于本人在世经营商业时 , 家中兄弟子女等家人 , 几乎都是闲散过活 , 并多有烟、赌等不良嗜好 , 以致家人中没有一个成器的 , 所以本人一死 , 一家即后继无人 。”
费孝通、张之毅两先生调查到的情况不是特例 , 而是到民国后期仍然为普遍现象 , 甚至到今天仍然是“富不过三代” 。
为什么文兴祥、冯祥这些创业者没有将企业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引进外部化的治理结构、培养“接班人”呢?他们的企业管理显然没有程序化、非人格化 , 为什么除了自己的亲属外不能在更广泛范围内招募职业经理人呢?
与此相关的是实物资产的产权化 。
在云南玉溪 , 如果产权跟实物本身可以独立地存在、交易的话 , 那么 , 即使冯祥死了 , 也用不着让企业关门并将洋纱厂的物理财产拆分成7份 , 给每个兄弟一份 , 而是可以将其产权分成7股 , 并同时让企业本身继续运作 。但这样处理的话 , 又意味着至少6位兄弟只能是不参与运营决策的被动股东 , 那么 , 这些被动股东又怎么对掌门的兄弟放心呢?如果出了问题 , 他们靠什么手段维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