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平:货币政策还需要“转弯”吗?

_原题为:连平:货币政策还需要“转弯”吗
摘要【连平:货币政策还需要“转弯”吗?】2021年以来 , 市场对于宏观政策的动向十分敏感 , 过度解读并非鲜见 。近期市场十分关注相关会议和文件没有再提“不急转弯” , 流行的观点认为宏观政策会“不急转弯” , 但弯还是要转的 。由于去年基数和其他因素的影响 , 一季度数据和非可比性导致市场对经济运行看法产生了较大分歧 。
植信投资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院院长、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长 连平
2021年以来 , 市场对于宏观政策的动向十分敏感 , 过度解读并非鲜见 。近期市场十分关注相关会议和文件没有再提“不急转弯” , 流行的观点认为宏观政策会“不急转弯” , 但弯还是要转的 。由于去年基数和其他因素的影响 , 一季度数据和非可比性导致市场对经济运行看法产生了较大分歧 。如何拨开云雾准确判断当前经济运行态势 , 对于合理选择宏观政策的方向 , 重点和力度至关重要 , 是未来一个阶段精准施策的基础 。在分析经济运行态势的基础上 , 下一步更加现实的问题很可能是要思考是否还需要“转弯” 。
1、经济增长已基本恢复至常态水平
梳理和分析已公布的一季度经济运行数据 , 可以从总体上得出以下三个基本判断:一是经济增长已接近或基本达到常态水平 , 2020年四季度GDP已达6.5% , 2021年一季度环比继续增长 , 两年平均增长5.0% , 从总量上看产出缺口基本收敛 。二是经济恢复的势头有所放缓 , 通常我国GDP季度环比增速在1-2%之间 , 较多的是1.5%左右 , 而一季度仅为0.6% , 明显低于前值 。三是需求和供给恢复不平衡 , 出口和制造业增长较快 , 房地产投资增速保持高位 , 消费却尚未恢复到常态水平 , 制造业投资两年平均增速仍为下降2.0% 。
从一季度数据中可以发现经济运行有以下一系列积极变化 。作为对GDP贡献最大的消费由前一阶段的相对分化走向全面复苏 , 恢复的步伐明显加快 。3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比1-2月加快了0.4个百分点 , 两年平均增长达到6.3% 。房地产投资在高位保持波动 , 一季度两年平均增速在7.6% 。基建投资步伐有所加快 , 制造业投资在主动补库存和民间投资推动下有所回升 。3月建筑业PMI投资环比回升7.6个百分点 , 显著高于此前5年平均2.26个百分点的增速 。上述状况说明 , 相比于去年的经济复苏 , 2021年以来内需状况趋于改善 。但值得注意的是 , 出口增速高位边际放缓 , 3月份出口同比增长20.7% , 较1-2月份大幅放缓;而去年3月出口基数虽较1-2月出现大幅回升 , 但仍是除2月以外全年的最低水平 。从一季度三个月的平均值看 , 出口总额已回到2020年三季度的平均水平 。这种状况虽然从历史上看似乎表现不错 , 但在世界经济明显复苏的大背景下这种现象却应该引起重视 。
从结构上看 , 2020年3月份经济复苏直至2021年一季度 , 尽管内需持续处在恢复过程之中 , 但迄今为止仍未达到疫情前的增长水平 。2021年一季度 , 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两年平均增速为2.9% 。其中基础设施投资两年平均增长2.3% , 制造业投资两年平均仍为负增长 , 只是房地产投资两年平均增速较高 。同期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两年平均增长4.2% 。在内需增长仍未恢复到疫前水平的同时 , 经济增长整体上已接近或基本达到常态水平 , 说明外需在拉动经济增长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这一点可以从2020年三季度后出口增速一反常态地大幅走高中得到证实 。这可以说是疫情爆发后一年来国内经济运行中的一个重要特点 。这一方面表明 , 在全球疫情依然存在并一定程度上继续发展的环境下 , 我国经济要做到百分之百的独善其身几乎是不可能的 , 内需尤其是消费仍会在一定程度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 , 经济恢复要达到常态化的程度需要有合适的外部环境的配合 。另一方面 , 分析和判断二季度后经济走势 , 除了要继续关注内需恢复以外 , 很重要的一点则是看外需的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