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赏:钧窑精品

关于钧瓷釉质呈现的外观颜色,目前学术界也是众说纷纭,大多是以偏概全 。不同层面的专家学者对钧窑瓷器的论述基本都是“官钧瓷”的“以金属铜为呈色剂的紫红釉” 。

欣赏:钧窑精品

文章插图
从外观上看,钧釉基本上都是浓淡不一的天蓝色乳光釉,釉层乳浊、不透明,施釉较厚,可遮盖胎体的颜色和缺陷 。
元代景德镇制瓷业空 前兴盛,基本上结束了宋代名窑相—百花争艳的局面,而逐渐形成全国性的制瓷中 心 。入明以后,景德镇以外的几个大窑房,如龙泉窑,钧窑,磁州窑也相继衰落 。明代中期以后,钧窑就完全失去了昔日的辉煌 。
欣赏:钧窑精品

文章插图
钧窑瓷器由于在宋代是皇宫的专用瓷,数量和造型受到宫廷的严格控制,而钧窑的浑然天成的艺术价值也是人们所青睐的,所以在拍卖市场上一直受到藏家的厚爱,价格呈现了稳中有升的趋势 。近些年来,钧窑拍卖价格2001年美国Mr..Falk收藏拍卖专场,一件宋代钧窑天蓝釉紫斑大碗以100万美金成 交. 。另外,由于钧窑瓷器的传世品较少,真品在明代以后就非常难得,据专家分析,由于在国际市场上美金、股票和房地产都进入了不稳定期,欧美一些国家的投资者把目光投向了艺术品市场,尤其是中国艺术品市场 。而在瓷器方面,一些欧美的收藏家也把目光从明清瓷器转向了老窑瓷器,而钧窑瓷也正是许多收藏家追逐的重 点 。因此,钧窑瓷还有相当大的升值空间 。
古代钧窑生产最重要的几项技术突破均在于其釉的工艺 。钧窑以雅致的乳浊状天蓝分相釉和多彩的窑变釉色倍受人们的喜爱,特别是意趣天成的自然窑变铜红釉和铜红彩的应用,改变了以往只有青釉、白釉和黑釉等单色釉的单调局面,将中国的制瓷业带入色彩斑斓的新时代 。分相釉的使用标志着中国古陶瓷科技的一个飞跃,釉的表现形式更加多样、丰富,这是钧窑对中国古代陶瓷工艺的杰出贡献 。
欣赏:钧窑精品

文章插图
钧窑窑工还创造了一些特殊肌理,如:将瓷胎在上釉前先行素烧,上厚釉,使其在干燥或初烧时出现裂纹,再在高温阶段让黏稠度较低的釉流入空隙,形成蚯蚓走泥的痕迹,具有立体感 。许之衡在《饮流斋说瓷》中写道:“钧窑之釉,扪之甚平,而内现粗纹,垂垂而直下者,谓之泪痕;屈曲蟠折者,谓之蚯蚓走泥印,是钧窑之特点也 。”这一特点也是后世鉴定钧窑瓷器的重要依据之一 。此外,还通过厚釉拉丝、沉积、结晶等技法,使瓷器烧成后呈现出类似兔毛的色线或针尖状的星点,产生其他窑口不具备的肌理效果 。
【欣赏:钧窑精品】钧窑瓷器的出现,打破了青瓷一统天下的格局,以其五彩纷呈的窑变效果,成为了万千瓷器中的一朵奇葩,直到明清,尤其康、雍、乾时期,依然为皇 室所追仿 。“月夜望星空,晖晕自然成”的幻化特点,为后来陶瓷装饰艺术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尤其是钧红釉的烧制成功为元代的釉里红,明清时期著 名的宝石红、祭红、郎窑红以及美人醉等新品种的烧成,奠定了良好的技术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