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解钧窑鉴定的基本方法

钧窑瓷因釉色的相互交融而产生的颜色不一、形状各异的窑变,是构成其区别于其他青瓷的一大特色 。釉色大体上分蓝、红两类、具体的可呈现月白、天蓝、天青、翠青、玫瑰紫、海棠红、胭脂红、丁香紫、火焰红、茄紫色等 。其中,蓝色也不同于一般的青瓷,是各种浓淡不一的蓝色乳光釉 。蓝色较淡的称天青,较深的称为天蓝,较天青色更淡的称为月白,都具有莹光一般幽雅的蓝色光泽 。因此十分雅致 。

详解钧窑鉴定的基本方法

文章插图
河南禹州钧窑釉是最 具有代表性的分相釉,它在烧制过程中形成液相分离 。所形成两相大小正好符合瑞丽方程的要求,可以散射天蓝色光,从而使釉呈蓝色乳光 。其中红斑区则是由氧化铜着色的液滴和少量铜晶体所形成的 。
钧窑瓷极其珍贵,这在民间有众多的说法,比如"纵有家产万贯,不如钧瓷一件" 。"钧瓷无对,窑变无 双","入窑一色,出窑万彩",“钧瓷挂红,价值连城,钧不挂红,一世受穷“等等 。对于钧瓷的商业价值,当地民谚说钧窑《镂空斗笠碗》刘志钧作品:"进入西南山,七里长街现,七十七座窑,烟火遮住天,客商天下走,日进斗金 钱" 。
详解钧窑鉴定的基本方法

文章插图
钧瓷色彩交融流布之处,或似雨后虹霞在天;或似深峡旷谷飞瀑;其朦胧隐约,如天象地文,引人遐思无穷,观其漫无崖际之变化,皆自以为独有心领神会之境界,陶然自乐,情悦性怡,斯则观赏钧瓷之独特乐趣也 。
北宋宫廷用的钧瓷底器常刻有一至十的数字,器物越大编号越小,尺寸越小编号越大 。因此,“一”是同类器物最 大者,“十”是同类器物最小者 。对照传世品亦是如此 。北宋用的钧瓷中,还罕见有“奉华”和“官”字等铭文 。
【详解钧窑鉴定的基本方法】
详解钧窑鉴定的基本方法

文章插图
宋元钧瓷釉面较匀净莹润,乳光内含,无论是墓葬还是窖藏出土的钧瓷,都很少有土锈粘结现象 。而有些新仿钧瓷则伪造土锈或去浮光的处理,施釉较薄,釉色发污,呆滞不自然,没有宋钧那种融化流动及厚润的质感 。宋钧窑变色彩过渡自然,而现代仿品大多为河南禹县烧制,在工艺上与宋代有很大差别,主要区别为宋钧官钧窑为两次烧成,釉厚,而现代仿钧瓷一般为一次烧成,釉薄,没有仿宋钓窑的那种玫瑰紫、海棠红、月白色;现代仿钧瓷窑变无过渡,有固定边缘,呆板不自然,整个效果如同景德镇的窑变铜红釉的效果 。现代仿窑变紫红色斑的更显呆板不自然,呈色或浅或深,没有作旧处理的则有较强的玻璃光,胎色较真品稍浅,器形比例不协调,失真,造型生硬拘谨,缺少宋钧瓷那种端庄厚重、线条流畅、优雅的韵味和古朴自然感觉 。
钧瓷在北宋时代多为是宫廷的把玩观赏珍品,做得太大,容易粗糙而失赏,便失去了精巧美妙之感,观赏性大为降低 。所以,为了迎合皇宫及达官贵人们的需求,烧制的钧瓷尺寸均都不会超过一尺之大,精巧适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