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值得收藏什么样的钧瓷呢?

钧窑,即钧台窑,窑址位于河南省禹县,是在柴窑和鲁山花瓷的风格基础上综合而成的一种独特风格,器型受道家思想的影响,在宋徽宗时期达到高峰,其工艺技术发挥到极 致 。无论是呈色和各种纹理的表现,做到窑变可控随心所欲的表现技术,至今无人能仿造 。为宋代五大名窑之一,以钧瓷著称于世,传世品凤毛麟角,赞誉甚高,民间历来有“纵有家产万贯,不如钧瓷一件”的说法 。它属北方青瓷系统 。创始于唐,兴盛于北宋晚期,其黄金时代大约在北宋末年宋徽宗时期(即1101~1125年),以后历代都有仿造 。

现在值得收藏什么样的钧瓷呢?

文章插图
其创制使红色这一生活中有极大需求并最 具装饰性的颜色进入了瓷器装饰领域 。宋钧窑铜红釉的成功烧制,为我国陶瓷工艺和陶瓷美学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 。
民国许之衡《饮流斋说瓷》“钧讹作均,相沿已久,胎质细,性坚其体略重 。釉具五色,浑厚浓润,有兔丝文 。红若胭脂朱砂者为最,青若葱翠紫若墨者次之 。其釉分为两种:一曰细平釉、一曰橘皮釉 。橘皮釉亦属后起者,故兼有紫斑者居多 。无釉之处呈羊肝色或芝麻醤色,乃真物也 。均称厚而匀、元瓷釉厚而垂、均之胎釉皆细、元瓷之胎釉皆粗、均之釉无论深浅浓淡皆混然一律、元瓷之釉浓处有时或起条文,浅处有时仍见水浪 。钧窑之釉扪之甚平,而内现粗纹垂垂而直下者谓之泪痕,屈曲蟠折者谓之蚯蚓走泥印,是钧窑之特点也 。”
现在值得收藏什么样的钧瓷呢?

文章插图
钧瓷绚烂奇妙之色彩在烧制中自然形成 。或如美玉,所谓"似玉非玉腾似玉";或如蓝天;紫中藏青,青中寓白,白里泛红 。即“入窑一色,出窑万彩"也 。尤为神奇者,窑变尤象,妙景竟生,或如群山叠翠、幽潭帆影;或如雪积南岭、玉暖冰河;或如星辰满天、寒鸦归林;或如仙山环阁、飞云流水;皆惟妙惟肖,如泼墨写意而腾之,其神妙绝非世间丹青妙手心思所能及者,因其色其形皆为天成,所谓道法自然者也 。古人曾有诗赞曰:"绿如春水初生日,红似朝霞欲上时 。烟光凌空星满天,夕阳紫翠忽成岚 。”
官钧的基本特点是::紫口铁足,胎骨细密坚实,断面呈羊肝色色,敲之声音鏗糠,吸水率低,火候高胎骨重 。釉色有北宋早期的青一色,发展到“官钧”青紫并重的格调,青蓝釉多施于内,红紫釉多施于外 。即“陶雅”所说的“内青外紫” 。也有少数是内外皆施青蓝釉的 。官钧青蓝釉不像早期宋钧那样纯粹单一,而是较深的蓝色背景上布满蓝白色流纹 。此既一些文献上称的“宋钧之紫汉遍器身,青葱紫倩蜡泪之成堆,”釉面多有蚯蚓走泥纹和兔丝斑的色线,星星点点针尖般的气泡以及蟹爪纹斑的纹片,芝麻酱色底 。这些都是鉴定北宋官钧的重要依据 。造型多方青铜器,古朴典雅,端庄浑厚,胎厚釉活,器型繁多,工艺规整 。具有代表性的诸如;尊、炉、鼎、洗、花盆、奁、杯、瓶、碗、盏等十余种 。
现在值得收藏什么样的钧瓷呢?

文章插图
明清仿钧瓷主要有广东石湾窑仿的“广钧”,宜兴窑仿的“宜钧”,雍正年间景德镇仿烧的“炉钧”,还有河南禹州的仿钧瓷等 。宜钧胎土为陶质,有细密开片,釉色有天青、天蓝、葡萄紫等 。广钧也为陶质,胎骨粗松,虽厚但重量轻,釉面垂釉如雨点状,以蓝釉取胜 。炉钧是在高温烧成素胎后,施釉再在小炉中低温二次烧成,故名炉钧 。其胎质较细腻、洁白,釉层较薄而光亮,且釉面形成长短不一的垂流状 。禹州的仿钧瓷胎质较粗松,胎厚但重量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