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元情绪理念”类型,影响孩子的“情绪教育”,教导型最佳

文章纯属原创 , 版权归本作者所有 , 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
首先我们先来做个小测试:
在孩子闹情绪时 , 你的反应常常是:
A类:
●(心爱的玩具找不着)"我知道你很着急难过 , 但是哭解决不了问题 , 妈妈跟你一块找实在找不到我们重新买个不就好了吗?"
●"发脾气只会让大家远离你 , 好好说话才是好孩子 。 "
●"这个东西我们不买好吗 , 还有好多好玩的在前头等着你呢 , 等下买了这个你更加喜欢的就买不了了哦 。 "
B类:
●"别哭了 , 这点小事有什么好哭的 , 看看你还像个男孩子吗?"
●"你再吵我就打你了!"
●"你自己做错了事还耍脾气 , 想挨打啊?"
C类:
●"回你自己的房间吧 , 等气消了再出来!"
●"爱哭你就哭个够吧!哭够了再来找我 。 "
D类:
看着孩子哭得很伤心自己跟着揪心难过却无法提出解决方案 。
看到孩子发脾气自己更暴躁 , 对发着脾气的孩子嗓门比他更大 。
以上的测试可以初步判断你什么类型的元情绪型的家长:A情绪教导型B情绪摒除型C情绪不干涉型和D情绪失控型 。
父母的“元情绪理念”类型,影响孩子的“情绪教育”,教导型最佳
文章图片
这里就涉及到一个概念 , 什么是元情绪?
对元情绪陌生的家长们相信对元认知相对熟悉些 , 元认知简单来说就是将自己的认知当做认知的对象 , 比如你在看到一个人的时候 , 这个人给你留下好印象 。
你的基础认知就是:我对这个人挺有好感的 , 但接下来 , 当你对你的基础认知再次分析为什么产生这种"好感"的认知 , 是因为他的言行举止礼貌大方还是他身上的亲和力说服了你 , 这种分析过程就是元认知的过程 。
正因为元认知的启发 , 戈特曼等人提出了元情绪的概念 , 元情绪就是将自己的情绪当作认知的对象 , 即人们面对情绪事件时产生的次级情绪 。 父母的元情绪理念是指父母对幼儿情绪表现所产生的一组情绪、态度和理念 。 它会影响、甚至决定我们处理孩子负面情绪时采取的具体行为 。
父母的元情绪一般可分为上述四种
情绪教导型
如果你的测试结果是A , 那么恭喜你 , 你对孩子的情绪处理是最成功的类型的父母 。
这类父母对自己与孩子的细微情绪反应都有很好的觉察能力 , 尤其是消极情绪 。
他们不会认为消极情绪都是有害的 , 而是将消极情绪视为建立母子、父子亲密关系、教导孩子如何处理情绪的机会 。
他们会肯定孩子各种情绪反应的合理性 , 并鼓励、引导孩子用正确的词汇来形容情绪感受 , 与孩子共同讨论并解决引发负面情绪的问题 , 并教导孩子如何处理这些情绪的策略 。
在这亲子间的互动中 , 孩子不但可以感受到自己的情绪是可以表达的是被理解 , 被接纳的 , 也可以从父母身上学到适当地处理自己情绪的方式 。
情绪摒除型
这类父母对孩子的消极情绪反应虽然敏感、但却是挑剔的 。 他们认为所有的消极情绪都是有害的 。
所以 , 一旦发现孩子的心情不好或有情绪困扰问题 , 会很专制固执地要求孩子赶快去除它们 , 否则会给予必要的限制或处罚 。
去小朋友家玩 , 正在组建自己心爱的机车模型的时候 , 突然被年纪小些的弟弟一把夺过 , 看着自己的努力成果被摧毁 , 孩子止不住大哭起来 。 这时候情绪摒除型的父母就会做出测试题里边相似的回应 , "立刻安静!弟弟不懂事你计较什么 , 回头再装一遍就是了!"他们往往不会安慰孩子 , 而是专制性地下达停止消极情绪的反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