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月子|2017三伏天如何正确坐月子 这样做不惧三伏天

“三伏天”是“六邪”中的暑邪 。在一年中最热的时间段里,常人都感觉难熬,更何况坐月子的孕妈呢 。下面八宝网的小编通过对坐月子的孕妈的实际的调查,通过专家的指导,分享出在三伏天正确坐月子的方法,让坐月子不煎熬 。
坐月子|2017三伏天如何正确坐月子 这样做不惧三伏天
文章图片
一、坐月子身体的变化1、腹部有硬块
分娩后腹部有一个硬硬的东西,这不是肿瘤而是子宫,刚分娩的子宫在肚脐周围位置,位于脐下一横指位置,生完之后可以自己摸一下腹部有一个硬硬的东西,这不是肿瘤而是子宫,大小与20-24孕周腹部的大小差不多,产后第二天稍有上升至平脐位置,然后每天会下降1-2cm,大概是一个食指的宽度 。产后十天就不能在腹部摸到子宫了,子宫会下降到骨盆腔,产后四十二天就基本恢复正常大小 。
2、产后大量出汗
在产后1周,皮肤大量排泄汗液,特别是夜晚出汗比较明显,睡完一觉全身都是汗 。有些新妈妈担心是不是出虚汗,并不是的,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称为褥汗 。怀孕的时候身体含有较多水分,分娩之后水分需要排泄掉,有的表现为尿多,有的表现为汗多,很少同时尿多又汗多的,不然的话会失水过多 。
3、宫缩引起的腹痛
由于产后宫缩造成下腹部阵发性剧烈疼痛,这是正常的现象 。自然分娩的妈妈在临产时已经经历过这种宫缩,产后再次出现会感到熟悉,也不会太害怕 。没有经过自然分娩的妈妈,临产前没有经历过宫缩疼痛,所以在产后宫缩痛一开始出现会比较难忍受 。一般在产后一到两天开始出现,持续两到三天消失,疼痛消失并不是没有子宫收缩,只是感觉减弱 。除了子宫收缩疼痛外,还会看见恶露 。产后从会阴部流出来的血,临床上叫恶露,观察恶露排出的情况可以观察子宫正常还是不正常 。
4、盆底肌松弛
盆底肌就是骨盆下面的肌肉 。子宫在怀孕的时候越来越大,对盆底肌的压迫越来越厉害,足月会变直 。在产后容易发生的问题是盆底肌松弛,有时候在怀孕后有的女性也有这样情况,在怀孕后期盆底肌弹性减弱,还有到了老年时,部分女性会出现年老性盆底肌松弛,打个喷嚏或者咳嗽也会有尿出来,大部分女性不好意思去检查,对生活质量有一定影响 。对盆底肌的治疗是有较好的方法,在产后42天做检查看盆底肌松弛程度,然后制定治疗方案,恢复效果非常好,也不用担心因顺产造成阴道松弛 。
5、产后有恶露
正常的恶露有三种:血性恶露,浆液性恶露,白色恶露 。从颜色变化来看,颜色是越来越淡的,先是鲜红色,再过几天变成淡红色,然后是白色 。正常恶露的气味是有血腥味,但不臭,也没有其他味道 。恶露的量也是要记录的,特别是产后第一个24小时的出血量,每4小时换一次卫生巾,量大的话随时换,换下来的卫生巾要拿去称重并做好记录 。如果观察到恶露的颜色、气味、出血量等任何一点有异常就可能是子宫出现问题,不要等到产后复查,一定要及时过来看医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