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长的内核—增长从业必看!( 四 )


单线能力指的是:如果你是一个市场投放,关注各大市场流量采买的规则,能够根据成本测算出最优的ROI投放模型,你是个好的市场投放,但再往前置一环,用户如何认知平台服务和品牌,往后一环,用户的首购复购等更长线的生命周期价值如何拉高,仅关注其中一环的,称之为单线能力,如果把这个能力放到一个结构完整、衔接得到的组织里,可以发挥较大价值 。
复合能力指的是:拥有上述2环及以上的能力,且能够组合,组合指的是找到单线能力里最适合的那个,形成一个链路运用到场景里 。
这里不用对哪个更重要进行赘述,相信看完定义已有答案 。
5、拉新—增长—接下来是什么?作为一个适配市场需求换取价值的个体来说,预判未来的发展趋势,是及时保有市场竞争力的有效做法,这个只是为少数人准备的脑洞,因为大多数能跟上市场变化的脚步就已经很吃力了 。这个问题的答案,只在两条线交叉时产生答案,1是国家的宏观形势,能够了解到市场规律是在什么规则下运行的;2是互联网的发展趋势,能够了解从增量-存量-变革的必然趋势 。以上可以通过对政治、经济、以及奇书《奇点临近》的关注获得,关注如何获得预判的能力,而不是预判结果 。
三、增长的实际运用1、知道和掌握之间差多少?用百分比类比的话,差100%,是的,100%!大多数人的误区在于,知道就以为自己掌握了,具体体现为:口述时一套套的方法论大师,但是追问概念细节就逐步词穷,再问到落地实操就狼狈的程度 。不要被大脑欺骗了,以为看到一个概念、理解了一个名词就=自己的,尤其害人的是,这种蒙蔽反而会害你停止学习,我自己有个小例子,在有一定工作经验后想做一些知识的输出,看了很多前辈写的东西后觉得非常一般,甚至不屑,且很长时间都如此认知,直到我自己写,发现前辈们真牛,认知和实操之间是存在巨大鸿沟的,希望看到这里的人都能以此警醒 。
2、市面上的增长概念如何去伪存真?因为增长向的运营还处于一个“百家争鸣”,没有形成系统学科的状态,所以在分辨增长概念时没有一个标准,认可不是,不认可也不是,我的建议是,直接绕过这些概念,即不要受这些概念的干扰,不要把它作为信条,而是去认可做增长最终是为用户提供有价值的服务这一观点,去探索用户最关注的价值是什么,我们如何优化这个价值,以及可以通过什么方式把这些价值更高效的传递给用户,这些是更有效的,在这里有几本一定要看的书推荐,认可价值观念的朋友们一定要研读下,会受益匪浅,(重要度降幂排序)《需求》-亚德里安·斯莱沃斯基、《定位》-杰克·特劳特、《黑客增长》-肖恩·埃利斯/摩根·布朗 。
3、筛选后的增长干货如何实践?我们的行动是被什么指导的,首先是你的认知,即你认可的价值观,如上述你认可为用户提供有价值的服务是最重要的,这是金字塔的最高一环,在这个标准下,你选择了符合这个价值观的干货,最后才到指导自己的行动,说到实践,其实没有太多的诀窍,因为空白的经验本身就需要累积,没有谁撒网一开始就捕到最大的鱼,但是至少有两件事是可以努力的,一是找到容纳你尝试的环境,没有土壤和资源,有再多的想法也是白瞎,判断的依据在于,这个环境是资源闭环的,至少可以保证运行的效率没有太大问题;二是你真的认可上述观念,不认可或者只认可部分,会影响运行的效果,想法拉齐了,才具备往一个方向冲的条件 。
4、增长是个伪命题,透过现象看本质才是核心?增长说到这里,其实已经不再是增长,它只是一个被需要包装出来的概念,今天不叫增长,也可能是病毒传播、海盗模型、营销裂变等等其他的概念,太神圣化看待,会让自己进入思维的迷雾,你崇尚的最后发现只是一堆草芥,神龛的神圣不是神龛本身,而是它代表的信仰;我热爱增长,是因为增长代表了一种精神:即在互联网的剧变熔炉里,有这样一个是以用户为核心的信仰,那么熔炉怎么变,是熔炉的事情,我已经抓住最重要的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