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父母的说话之道》:豆瓣9.5高分,父母必备的亲子沟通手册( 三 )


《好父母的说话之道》这本书剖析了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孩子的心理发展特点 。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分析青春期孩子的心理、行为特点 。
对此 , 温迪.莫戈尔博士谈到一个观点:学会爱上你和孩子的距离 。 把自己想象成一个心理咨询师 , 人类学家 , 或者是一个沉默的管家 , 把自己的孩子想象成是一位远道而来的朋友家的孩子 。 也许你会更理性地看待孩子的成长 。
父母和孩子每一天都生活在一起 , 看起来关系紧密 , 但如果不懂得保持距离 , 反而会让彼此的心离得越来越远 。
被誉为欧洲现代最伟大的三位诗人之一的奥地利诗人赖内·玛利亚·里尔克曾在他的作品中提到:一旦觉悟到人与人之间 , 哪怕是最亲近的人 , 也会有无限的距离 , 如果他们能成功地爱上彼此之间的距离 , 那他们就会在更广阔的背景下看到完整的对方 。 美好的生活就会慢慢到来 。
学会爱上和孩子之间的距离 , 是对人性的一种尊重 。 孩子本就是要成长为独立于父母的个体 。 他们只不过是通过我们的言语、我们的行为来理解这个世界 , 找到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的位置 。
1、重新认识孩子
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 , 他们需要依靠 , 需要庇护 。 但终有一天他们要长大 , 父母应该尽早认识到这一点 , 赋予他们长大的能力 。
对于青春期的孩子来说 , 他们的世界已经塞满了各种奇奇怪怪的想法 。
青春期的男孩会不断地用冷漠挑战你的耐心 。 他们爱独处 , 爱冒险 , 爱挑战权威 。 而今 , 数码产品又将他们的独处变得更加令父母难以接受 。 青春期男孩显然对网络社交、虚拟娱乐更加感兴趣 。 相比较现实中的压力 , 虚拟世界里更能彰显他们的自由 。
对此 , 父母会干涉孩子的行为 。 但结果往往是父母越限制 , 孩子越沉迷 。 为什么?儿童心理学研究表明 , 孩子正确的三观、自律精神要在充满爱 , 轻松、自由的环境下培养 。 过度的压制只会让孩子愈发想挣脱现实世界 , 逃避龟缩在虚拟世界中 。
基于大脑发育和功能的差异 , 青春期女孩的行为特点又会和男孩有所不同 。 相比较男孩的冷漠 , 她们更爱通过与父母的对抗来彰显自由 。
青春期女孩是一个矛盾集合体 。 表面上看起来非常自恋 , 实际上内心正在残忍地批评自己 , 为自己的状况感到羞耻 。 这个时候父母再去干涉孩子的行为 , 指责孩子 , 无疑会给她造成更大的压力 。 孩子只能用装酷、对抗甚至更加过激的行为来回应 。
当我们了解孩子的心理发展特点 , 体会到大脑发育和生理发育的不成熟给他们带来的影响时 , 就会多一份包容 。 我们就会明白 , 最有价值的说话之道 , 是懂得什么时候该保持沉默、保持距离、保持尊重 。
《好父母的说话之道》:豆瓣9.5高分,父母必备的亲子沟通手册
文章图片
2、与青春期的孩子保持距离感 , 我们可以这样做
温迪.莫戈尔说 , 和青春期的孩子孩子沟通某种意义上讲并不是真正的对话 。 因为你不得不接受被挑衅 , 被质疑 , 被漠视等等不合理的沟通方式 。 不管你付出多少爱与关怀 , 都有可能不被喜欢、不被认可 。
面对青春期的孩子 , 父母更需要的是聆听 , 理性看待这只是成长的一个阶段 。 用尊重的心态保持与孩子的距离感 , 而不是放大问题 , 妄加评判 , 试图改变他们 。
关于保持距离感 , 我根据书中内容 , 总结出几点原则 , 供父母们参考并对照评估自己的沟通方式 。
《好父母的说话之道》:豆瓣9.5高分,父母必备的亲子沟通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