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这几个部位不能洗,容易伤到宝宝

提起给宝宝洗澡这件事 , 细心的妈妈们很容易想到 , 新生儿每次被护士带出去洗完澡后 , 身上还是有一层白白的东西没洗干净 。
一定会有妈妈心里犯嘀咕:这护士是不是太不负责了?不过 , 提前做过功课的妈妈们就知道 , 这白白的东西其实是宝宝为了维持体温的胎脂 。
护士不洗掉这层白白的东西才是专业的 , 如果追求完全的干干净净把它洗掉了 , 不知道会有什么后果呢!
鉴于新手妈妈们对洗澡有这样的知识盲区 , 今天我就来给新手妈妈们科普下 ,
给宝宝洗澡时需要忽略掉的三个部位 , 以及如何科学地给宝宝洗澡 。
新生儿这几个部位不能洗,容易伤到宝宝
文章图片
1、囟门
囟门指的是宝宝的头顶 , 它是宝宝脑袋前后颅骨之间开着的“门” 。 由于新生儿头骨发育不完善 , 所以前后之间会有间隙 。
这个间隙一般会在宝宝六个月至一岁时逐渐消失 。 这个部位是宝宝与生俱来的“盔甲” , 在很多时候都有意想不到的作用 。
不过 , 新生儿囟门处容易会有黄黄的细屑状物质 , 新手妈妈们不要着急去清洗 。 试图搓掉那些脏东西 , 对宝宝来说是不小的伤害呢!
正确的做法是 , 在宝宝囟门愈合后 , 用消毒棉签蘸取茶油轻轻擦拭 , 等软化后这些东西很容易就脱落了 , 注意动作一定要轻噢!
新生儿这几个部位不能洗,容易伤到宝宝
文章图片
2、肚脐
肚脐是宝宝出生前从母体获取营养的通道 , 连接着脐带 。 出生后 , 脐带被剪断了 , 自然就会留下结痂 。
在未脱落时 , 家长们尽量不要去洗这里 , 不用担心会藏有污垢 , 只需要保持肚脐干爽就行了 , 一般在出生一周时这个结痂会自然脱落 。
不过 , 如果结痂退去后宝宝的肚脐还是臭臭的或者过了两个月结痂都没有脱落 , 家长们就要带着孩子及时就医了 , 千万不能自己处理 。
新生儿这几个部位不能洗,容易伤到宝宝
文章图片
3、耳朵
婴儿在母体里呆了十个月 , 出生后耳朵里很容易积累有耳屎 , 但是即便已经很明显了 , 妈妈们也别主动去清理 。 因为婴儿的器官十分娇嫩 , 一不小心很容易戳破 。
何况耳屎 , 作为保护外耳道皮肤的黏性物质 , 会随着宝宝打哈欠或者其他幅度较大的面部活动自然脱落的 , 不必担心它会影响宝宝的听力 。
在给宝宝洗澡时 , 一定要注意保持耳部的干燥 , 及时地用棉签擦干 , 避免耳道进水 。
以上就是新手妈妈在给宝宝洗澡时需要自动忽略的三个地方 , 下次家长们给宝宝洗澡时一定要注意 。
接下来咱们一起来看看如何给宝宝科学的洗澡吧!
新生儿这几个部位不能洗,容易伤到宝宝
文章图片
给宝宝洗澡前 , 家长们要先收拾好自己的指甲 , 保证不会划伤宝宝 , 不要“藏污纳垢” 。
然后准备好更换的包被 , 换洗的衣服 , 柔软的毛巾 , 浴巾 , 大小合适的浴盆 , 防滑垫等可能用到的物品 。
最后调整浴室温度在26℃左右 , 用自己的手调好水温(37℃左右为宜)再给宝宝洗澡 。
洗澡时 , 先从孩子的头和脸开始 , 稳当地托住孩子的头部 , 防止孩子后仰颈椎出意外 。 保护好耳部 , 避免耳道进水 。 洗完后开始洗上半身 , 注意避开肚脐 , 直接用温水清洗即可 。
不必使用额外的酸碱性的清洗剂 , 这对于宝宝的皮肤都是一种伤害 。 上半身洗完后 , 用毛巾吸干宝宝身上的水分 , 裹好后再开始洗下半身 , 一定注意不能用力揉搓 。
新生儿这几个部位不能洗,容易伤到宝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