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孩子撒谎怎么办 不要用成人的眼光去指责孩子

很多妈妈都会发现一个现象:孩子到了三岁左右,开始会“撒谎”了!
【发现孩子撒谎怎么办 不要用成人的眼光去指责孩子】
如你看到地板上正倒着一个流着水的杯子,而宝宝就在旁边玩拼图,你要是问他:“这杯子是谁碰倒到的呀?”他可能会说:“小花狗碰倒的!”如果你进一步逼问:“咱们家哪有小花狗呀?到底是谁碰倒的?”他这时候可能会指着你一脸坏笑地说:“是妈妈碰倒的!”
除了这种为了推卸责任自我保护而“撒谎”之外,孩子有时候还会因为自己的需要而说出欺骗性的语言 。君君妈说君君刚上幼儿园的时候,非常不爱去,虽然给他讲了很多小朋友应该上幼儿园的道理,但是君君还是对上幼儿园怀有抵触情绪 。一次她说:“××老师打我 。”由于对幼儿园的了解,君君妈坚决不相信这样的事情会发生 。于是就更细致地问她,君君还是编造各种理由,一会儿说这个老师打她,一会儿又说那个老师打她,这让君君妈更确信了孩子在“撒谎” 。
有时候因为孩子的思维比较简单,知识少,也会“无意”中“撒谎” 。如甜甜回家后告诉妈妈自己的手疼,并且是因为“吃饭烫的”,甜甜妈对幼儿园不负责任的工作作风非常气愤,孩子都被烫了,接孩子从幼儿园回家的时候老师都不知道说一声!愤怒之余自己只好自己给孩子涂点烫伤药 。结果两天过去了,孩子的手不但没有消疼,而且还有些红肿了 。最后幼儿园的保健医生那里发现了孩子的手指头上原来扎了一根细小的刺儿,拨出来之后,孩子就不疼了 。孩子为什么将扎刺儿的疼归结为烫的疼呢?当孩子疼的时候,他也在积极地寻找原因,在他的头脑中,有过被烫伤的经验,那个感觉和现在的感觉很相似,由于他从没有扎过刺儿,因此他是不会把原因归结到这上面的,而过去的经验中只有烫伤可以解释这个疼,因此他自己就做了这样的归因 。
3~6岁的孩子心理活动和思维发展不够完善,因此有时会把想像和实际混为一谈,说一些与事实不符的话 。在他们丰富的想像力和表现力的发展过程中,他们往往会即兴、随意地把自己听到的故事,看到的事物经过自己的想像加工后套用到现实的人或事上去,出现没有逻辑、不真实的“撒谎” 。比如过几天孩子才过生日,妈妈提前说过生日的时候要给他买个生日蛋糕,于是,在还没到生日的时候,他就可能和幼儿园的小伙伴说:“我妈妈给我买了一个大蛋糕,是绿色的,上面还有红色的花……
有时候,虚荣心理也是让宝贝“撒谎“的一个原因 。由于现在的家庭对孩子的要求都尽量满足,在“你有我也有”、“我有的你没有”的心理支配下,有的孩子为了满足虚荣心而说谎 。如当一个男孩听说别人的爸爸给他买了一个坦克汽车就马上说自己的爸爸也给自己买了一辆,当一个女孩看到别的小女孩炫耀一个漂亮的粉色发夹也说自己家里也有一个更漂亮的 。虽然宝宝这种说谎虽然只是暂时的,也不会造成什么严重后果,但是家长要注意这种苗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