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雪山水画的新境界 现代雪景山水画图片


冰雪山水画的新境界 现代雪景山水画图片

文章插图
南山雪霁(中国画) 梁 明
冰雪山水画的新境界 现代雪景山水画图片

文章插图
冰雪精神(中国画) 王居明
冰雪山水画的新境界 现代雪景山水画图片

文章插图
雪山飞鹰(中国画) 何加林
冰雪山水画的新境界 现代雪景山水画图片

文章插图
墨舞冰雪 笔歌冬奥(局部·中国画) 杨立夫、于晓龙、吴喜全、盛寿永、石正军、刘文孝、吴磊、姜恩莉、张伟洪、吴龙春主创
北京冬奥会的举办,掀起了冰雪热 。冰雪题材山水画创作,也聚焦冬奥,借助特有的艺术表现形式,描绘纯净的人间仙境,展现人们在冰雪世界体会到的惬意与美好、欢乐与激情,唤起人们对大自然的敬畏和热爱,成为记录时代、传承文化、寄托情感的重要载体 。
笔墨深情寄冬奥
奥林匹克运动和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 。奥林匹克对美术的影响与推动,可以追溯到奥林匹克的初期 。在古代奥林匹克的影响下,古希腊美术形成了理想化的审美特征 。这种影响力与推动力,如今也体现在冰雪山水的创作中 。
在“双奥之城”北京,“天地人和——中国国家画院2022北京冬奥主题美术·书法作品展”,以该院艺术家的200件新作,助力烘托北京冬奥会文化艺术氛围 。其中,一批山水画佳作,强化“点景人物”在中国山水画中的内涵作用及表现形式,颇为引人注目 。例如,梁明《南山雪霁》、王居明《冰雪精神》等作品中,滑雪运动员们以优美的姿态,从雪山顶端纵身飞下,与冰雪共起舞,与山水相顾盼;既描绘出雪山的壮丽,又凸显冰雪运动的活力,以更加深邃的视野、更加博大的胸怀、更加自信的态度,彰显中国审美旨趣,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 。
【冰雪山水画的新境界 现代雪景山水画图片】在冰雪文化、冰雪运动“双璧生辉”的黑龙江省,由多位画家共同创作完成的《墨舞冰雪 笔歌冬奥》百米冰雪书画长卷,表现冬奥的宏大气势和向上精神,呈现北国冰雪文化的迷人风采 。长卷分为以冰雪为内容的书法、反映龙江风光的冰雪山水画、记述冰雪运动项目的冰雪人物画、世界冠军签名四大主题板块,以奥林匹克精神、中华体育精神为主,以冰雪文化为辅,彰显传统与现代、体育与艺术的结合,谱写出一曲冬奥赞歌 。
冰雪世界的壮美凸显冰雪运动的魅力,冰雪运动的健康律动也为冰天雪地增添勃勃生机,奥运精神和中华美学相得益彰,冰雪山水绽放时代魅力 。
打开北国风光的大门
从古至今,冬日浪漫总少不了冰雪的装扮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雪后万物银装素裹的美妙景色令人陶醉 。冰雪晶莹剔透、润泽万物的特质,也被借喻赞美人类纯洁、崇高的品质 。冰雪的人文内涵,不断激发着一代代艺术家以画笔表现冰雪幻境的灵感 。
回望中国美术史,东晋顾恺之、唐代王维、宋代李成和范宽、元代黄公望和王蒙等大家,都曾创作雪景山水佳构 。古人以“留白法”“弹雪法”,借地为雪、托物为雪,通过染天涂地来烘托雪意 。通俗一点儿讲,他们画的是环境,是氛围,是文化意蕴,是精神诉求,而非冰雪本身 。这种传统的艺术手法,在冬奥题材中国画创作中,被广泛运用 。例如何加林的作品《雪山飞鹰》,白云萦绕,雪山巍峨,赛道蜿蜒,着力表现了北方雪景山水的大气和苍茫 。山中云气横断以衬雪山之高,远处点缀一道缆车以示雪山之阔 。无论是对雪松的勾勒、云气的布势,还是对群山的塑造,作品都“在石之阴凹处皴染,在石面高平处留白……林木枝干以仰面留白为挂雪之意” 。留白处即雪 。这种留白的艺术手法,含蓄而巧妙,充满悠远与隽永的意味 。有人说,雪是冬天的留白 。这类运用留白法创作的雪景山水,无疑也是颇具东方山水意境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