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周山水技法画解读 沈周的山水画特点及成因浅析

沈周的山水画艺术在继承元四家之一的王蒙画风、兼营南宋院体风格,形成构图严谨、笔法工整、布局缜密的风格后主要取法吴镇,兼营倪瓒、黄公望等人画法,形成其构图简练、用笔凝重、笔墨浑厚苍茫、草草而成的特点 。从绘画风格上来说,大致可分为奠定基础的早期,形成与发展的中期,笔墨浑厚、线条老辣、意境深远的晚期三个阶段 。

沈周山水技法画解读 沈周的山水画特点及成因浅析

文章插图
沈周在元明以来文人画领域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他书法师黄庭坚,绘画造诣尤深,兼工山水、花鸟,也能画人物,以山水和花鸟成就突出 。沈周的绘画,技艺全面,功力浑朴,在师法宋元的基础上有自己的创造,发展了文人水墨写意山水、花鸟画的表现技法,成为吴门画派的领袖 。所作山水画,有的是描写高山大川,表现传统山水画的三远之景 。而大多数作品则是描写南方山水及园林景物,表现了当时文人生活的幽闲意趣 。
沈周山水技法画解读 沈周的山水画特点及成因浅析

文章插图
在绘画方法上,沈周早年承受家学,兼师杜琼 。后来博取众长,出入于宋元各家,后自成一家 [8]。沈周早年多作小幅,40岁以后始拓大幅,中年画法严谨细秀,用笔沉着劲练,以骨力胜,晚岁笔墨粗简豪放,气势雄强 。沈周的绘画,技艺全面,在学习前人的基础上有自己的创造 。
沈周山水技法画解读 沈周的山水画特点及成因浅析

文章插图
早期
沈周出生在艺术世家,这是其他人少有的优势 。他七岁拜陈宽为师接受启蒙教育,十五岁正式拜刘珏为师学习绘画,在二位严师的引导下认真地学习诗文与绘画 。沈周在三十七岁(1463年)自认为已经走出了绘画的习作阶段 。据考证,1461年以前,沈周流入社会的画甚少,也不见他以画会友送客的记载 。但到了1463年前后,即天顺朝后期,沈周的绘画作品则予以赠人或出现在社会活动中 。
沈周山水技法画解读 沈周的山水画特点及成因浅析

文章插图
中期
四十岁至五十岁为沈周山水画艺术风格“粗沈”形成与发展的关键时期 。沈周在这阶段的山水画法主要取法元四家之一的王蒙,兼学董源、巨然,形成细密风格特征,同时又不局限于家学与王蒙或宋画风格的影响,旁及吴镇、黄公望、倪瓒等的画风 。其绘画作品的样式由繁入简,由细入粗,且向大幅拓展 。而在绘画题材上多取材江南田园风景,并以画家的独特情思融入笔端,表现出苍茫厚重的山水情境,作品已显现出“细沈”向“粗沈”转化的趋势 。
沈周山水技法画解读 沈周的山水画特点及成因浅析

文章插图
沈周山水画艺术风格转型期大致是五十岁至六十之间,此时期为沈周的“粗沈”风格定型期 。在这阶段,他一方面继续师承元四家,另一方面尝试着技法的创新,在探索与实践中成功地演绎了王蒙、董源、巨然、黄公望、米芾、倪瓒、吴镇等的画法 。而中晚期的沈周,山水画艺术风格主要取法吴镇,并在继承与演绎中取得了新的突破,同时成功地将黄庭坚书法笔意融入到山水画笔墨语言的表现当中,使其绘画形成“粗沈”的个人面貌 。
沈周山水技法画解读 沈周的山水画特点及成因浅析

文章插图
晚期
沈周山水画艺术的绘画晚期是六十岁以后 。这时期沈周的绘画,将吴镇多变的笔墨之道、王蒙画风中的细密厚润和黄公望笔法的雄伟潇洒融为一体,“集诸家之法”而形成一种练达、浑厚、苍茫、苍润的山水画艺术风格,成功地表现出了一个画家对自然的阐释、对笔墨的释放和自我精神的表现 。他晚年的作品用笔沉稳,浑厚简达,湿润苍茫,雄健而坚实,笔墨粗简豪放,气势雄强 。真正意义上的“粗沈”风格特征日臻成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