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国邢窑白瓷

邢窑 , 是一处隋朝-五代时期的窑场 , 现存遗址位于河北省邢台市辖内邱、临城两县境内的太行山东麓丘陵和平原地带 。据考证 , 邢窑始烧于北朝 , 衰于五代 , 终于元代 , 唐代时为制瓷业七大名窑之一 , 也是我国北方最早烧制白瓷的窑场 。

五代十国邢窑白瓷

文章插图
邢窑在实践中不断改革创新 , 首创匣钵烧法 , 为精美瓷器的烧制成功起到关键作用 。邢窑开创的独特制瓷工艺和先进的烧造技术 , 同样是我国陶瓷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唐人李肇在《国史补》里写道:"内丘白瓷瓯、端溪紫石砚 , 天下无贵贱通用之" 。
五代十国邢窑白瓷

文章插图
邢窑白瓷产品的出现 , 改变了中国一向以青瓷为主的局面 , 结束了自魏晋以来青瓷一统天下的局面 , 到了唐代 , 形成规模 , 使得邢窑与越窑平分秋色 , 形成了南青北白、相互争妍的两大体系 , 为唐以后白瓷的崛起和彩瓷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唐三彩的出土使邢窑遗址成为中国第三处烧制唐三彩的窑址 , 具有重大的保护价值和学术、科研价值 。
五代十国邢窑白瓷

文章插图
1996年 , 邢窑遗址被国务院列入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2012年 , 邢窑遗址入选年度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
据考证 , 邢窑始烧于南北朝晚期 , 衰于五代 , 终于元代 , 烧造时间大约为九百多年 。其技术水平在隋代已烧制出具有高透影性能的细白瓷 , 在中国陶瓷史上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
五代十国邢窑白瓷

文章插图
北朝时期 , 邢窑以烧制青瓷为主 , 在烧制青瓷的基础上 , 工匠们不断精选铁含量较低的原料创造出原始白瓷 , 之后又逐步发明了化妆白瓷 , 为隋以后白瓷的大发展奠定了基础 。器物以碗、盘为主 。
隋朝时期 , 邢窑开始由青瓷向白瓷转型 , 此时邢窑的规模扩大 , 窑址多达十多处 。白瓷的烧制质量也提高了 , 从最初的粗胎化妆白瓷 , 逐渐像细瓷过渡 , 器物主要有碗、罐、盆、钵、杯、壶、印花扁壶、砚台、小动物等 。
五代十国邢窑白瓷

文章插图
初唐时期 , 邢窑是制瓷业七大名窑之一 , 也是中国北方最早烧制白瓷的窑场 。后逐渐发展鼎盛 , 使得邢窑与越窑平分秋色 , 形成了南青北白、相互争妍的两大体系 , 为唐以后白瓷的崛起和彩瓷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
五代十国邢窑白瓷

文章插图
中唐时期 , 邢窑达到极盛时期 , 精细白瓷的出现 , 是邢窑发展阶段的必然产物 。瓷器的质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 器物种类增多 , 制瓷工艺达到了纯熟的地步 , 产量大大超过隋代细白瓷 , 以至进贡皇室 , 远销海外 。细白瓷为邢窑的精品 , 其胎质坚实细腻、釉色纯白光亮:"类银、类雪" , 因而唐代皮日休在《茶中杂咏·茶瓯诗》赞邢窑瓷器"圆似月魂堕、轻如云魄起" , 难得唐人李肇在《国史补》里写道:"内丘白瓷瓯、端溪紫石砚 , 天下无贵贱通用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