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支付大战:三股力量争霸,金融最好的流量摇篮

【校园支付大战:三股力量争霸,金融最好的流量摇篮】近几年,移动支付市场格局越来越清晰,支付宝和微信两大支付巨头以秋风扫落叶之势迅速呈垄断态势,当然银联也一直在动作频频试图打破“双寡头”格局 。
但是,除此之外,在另外一个潜力无限的市场上,一场关于支付的争夺战也正打得火热 。
移动支付以其强有力的触及C端用户的功能,一直被当作发掘更大的消费金融市场的基础 。
在目前C端支付市场趋于饱和的情况下,大学校园里源源不断的高校学生可以说是C端用户强有力的储备军,并且也是未来的准优质金融用户,对支付玩家来说——校园支付,是一场谁都不想输掉的战役 。
但是,这个市场远没有看上去那般风平浪静 。
三股势力虎视眈眈,支付宝率先下手
“大学生数量很多,也是十分优质的客群,并且校园里有非常丰富的消费场景,”一位支付行业从业者王同分析到 。
据数据显示,中国高校数量近3000所,2018年高校毕业生为795万,2019年这一数字为820万,且毕业生的数量呈逐年上涨的趋势 。但是,王同认为,真正想切入这个领域并做大规模其实并不容易 。
“传统校园一卡通企业已经在中国校园领域发展了十几年的时间,几乎将全国所有高校瓜分完毕,新加入者再来抢占这块市场是很难的 。”
当下,市场上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玩家 。
第一类便是传统一卡通服务商 。主要向学校提供智能一卡通系统及相关软硬件产品的研发设计、系统集成和售后服务 。在微信支付、支付宝等移动支付切入之前,传统一卡通服务商一直制霸着这块市场 。
目前,新开普(2000年)、新中新(1988年)、智慧电子(1999年)、正元智慧(1994年)、沈阳宝石金卡(2004年)、南开太阳(1994年)等几家有着近二十年历史的的传统厂商已经占据了市场的绝大份额 。
不同于其他领域,校园一卡通市场相对较封闭,高校学生的传统财务主要是银行卡与一卡通的组合,学生在进入大学后,学校会发放一张银行卡,用于缴纳学杂费、奖学金发放等,其它日常校内消费则采用一卡通 。
第二大类玩家便是支付宝、微信和银联三大巨头,在过去两年里,三者在校园领域都下了不少功夫,不过在布局的广度和深度上各不相同 。
支付宝一方面在其App内上线大学生服务聚合平台——校园生活小程序,用户可绑定校园卡,在支付宝内直接进行充值;另一方面,则是率先与“校园卡巨头”新开普合作 。
2019年1月,新开普部分股东与蚂蚁金服全资子公司上海云鑫签署股权转让协议,蚂蚁金服间接成为了新开普的第二大股东 。根据新开普2019年半年报,新开普校园信息化产品覆盖高校总数达千余所,市场占有率逾40% 。
据介绍,二者已经合作推出了支持智能终端和手机双离线的支付宝校园码,可用于因网络、服务器等问题无法使用手机进行移动支付时 。此外,新开普基于其线下系统的产品“完美校园”也已在支付宝小程序中上线 。
银联则通过在各大高校中力推云闪付App,并在推广补贴费用上下足了功夫,比如一些学校餐厅、超市等会有显眼的云闪付易拉宝,上面写着“满10元立减5元”等优惠字样,还支持使用云闪付App乘坐校车享受优惠等 。
据中国银联官网显示,截至2018年11月底,已覆盖北上广深等全国36个省市879所高校、1075个校园、1600万师生、20000多个校园商户 。
另一方面,则是通过指定校园支付产品“校园安心付”打入校园内部 。据了解,校园安心付先从学校财务处入手,做财务信息智能化,再延展至线下消费场景,推无卡支付 。即前端提供APP、小程序、H5等多种支付入口,支持银联、微信、支付宝等多种支付通道,后端有财务自动对账、补单、平账,业务数据统计等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