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手机的样张里为什么很少黄皮肤、黑眼睛?

看多了国产手机的发布会,发现前后有两个套路 。
以前是争着给用户洗脑,甩词、跑分、拼参数,各种不明觉厉,巅峰之作是当年小米的奥氏体304钢,后来大家嫌麻烦,干脆都叫“很吓人的技术”了;
最近几年,市场从增量变存量,KO友商是第一要务,拍照功能成了重头戏,样张硬照满天飞,从美颜到整容,从星空到银河,撕得不亦乐乎,只有一件事出奇的相似 。
就是镜头里的人!
人像样张是新机晒照的最高潮,不管是国人自豪的华为还是被讥为低价误国的小米,也不管新机的价格定位和目标客群,出镜率最高的是一水的金发碧眼大长腿,快手、抖音上颇受欢迎的国产小姐姐反而没多少露脸机会,哪怕敏感时刻发布的华为P30或是小米的CC9 pro,亦不例外 。
为什么?
最简单的解释最不动脑子 。
有人觉得这就是“白人崇拜”,西方人称之为“白猴子表演”,基本上洗脚城、KTV开张,都喜欢拉来西装革履的白人站台,这经常被理解为某些人潜意识里的自卑 。2016年丹麦有部纪录片叫做《Dream Empire》,探讨过这一现象,“不管什么楼盘,只要老外往那儿一站,那就变了,就不是某个偏远山区房地产修的房子,那就是未来国际化的城市”,这种指摘貌似有道理,但你总不至于怀疑华为也有这种情结吧?
所以又有严谨派出来科普,说这是成本使然 。
因为来自东欧的白人模特“物美价廉”,比很多国内模特更有性价比,我相信某宝店主一定对此深有体会,这也是卖家秀比买家秀高大上的原因之一,但同样不适用于华米OV,因为后者的营销预算动辄数以亿计,模特花销几可忽略不计,华为当年也请过Karlie Kloss和Sean O’pry这种一线超模,没人觉得是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情 。
于是就轮到技术派登场了,他们会给你安利两个概念 。
第一是头身比 。
头高是身高的八分之一,被认为是最美人体比例,这是公元前四世纪希腊雕塑家Lisippos的理论,欧美大多是8头身,亚洲基本是7头身,这个论断是否科学,我非专业人士,无从置喙 。
但“头小脸小”确实会有更好的视觉观感,张艺谋也说过挑选“谋女郎”的标准,除了眼睛和神态要有时代感,可量化的就是“小脸耐拍”,典型的如章子怡和周冬雨,巩俐可说是“谋女郎”审美体系尚未定型的产物 。
第二是立体感 。
“高鼻深目出颜值“是真理,也是大多数专业摄影师认同的,欧美人五官立体,亚洲人面部轮廓相对扁平,迪丽热巴、古力娜扎受热捧与此有关 。有人作过分析,上过维密的中国超模都有高颧骨、大腮帮、厚嘴唇的特征 。
所以,如何让五官变得立体是手机美颜的重要方向 。小米8就有智能填充苹果肌的选项,华为P30是通过光影变化在后台暗中处理,OPPO R17支持8项五官精修 。
但这种审美发展到脱离用户、脱离产品、脱离市场就有争议了 。
手机营销早已国际化,华为发布会开到了巴黎、伦敦、柏林、巴塞罗纳、哥伦比亚波哥大、越南河内、泰国曼谷和马来西亚吉隆坡,小米出现在法国、意大利、德国、日本、印度、巴西,镜头里的人为什么做不到因地制宜?反而是主打非洲的传音手机入乡随俗,当然他们的任务也比较简单,只要让用户“亮”起来就大功告成了 。
去年中国市售手机均价约合362美元,西欧是447美元,北美(仅指美国、加拿大)超过500美元,考虑到国产手机的走量产品并不主打欧美市场,这就更奇怪了 。
何况还有一个悖论 。
假如软硬件+AI算法能让任何女生秒变“模特脸”,为什么手机厂商还要保持对金发碧眼的偏爱?早年小米、荣耀的新机发布会上,晒照环节还能见到素颜出镜的普通员工,不是高级脸,也不是国际脸,清新自然,娇俏可爱,为什么不坚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