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宝宝对话的10种语气!


宝宝的心灵敏感又脆弱,即使是语气的变化,也会让小小的心池泛起涟漪 。与宝宝对话,你的语气用对了吗?

与宝宝对话的10种语气!

文章插图
尊重VS 强制
情景:晚饭做好了,朋朋还在和玩具机器人玩拯救世界的游戏 。妈妈走过去说:“朋朋,吃饭了 。”朋朋抬起头说:“妈妈,让我再玩一会儿吧,五分钟就好 。”
这时,妈妈要谅解地说:“那你再玩五分钟,不过五分钟以后,可一定要吃饭 。”
结果:朋朋想了想,答应了 。
五分钟后,妈妈再次叫朋朋吃饭,朋朋爽快地放下玩具,高高兴兴地坐在了饭桌前 。
不要语气强硬地说:“不行,不许再玩了,马上过来吃饭 。”
结果:朋朋大声叫了起来:“不,我不吃,我就要玩 。”妈妈生气地走过去,一手夺走了朋朋手里的玩具,一手把朋朋拽到了饭厅 。朋朋开始又哭又闹,最后拗不过妈妈,只好泪眼朦胧地坐在饭桌前,边哭边吃 。
两三岁是宝宝自我意识的萌芽时期,从这时起,随着年龄的增长,宝宝的自我意识会越发强烈,渐渐有了自己的主见和想法 。当宝宝提出不同的看法和要求时,爸妈们应该用尊重的语气去回应他(她),让他(她)感到自己的看法和要求是被理解和尊重的,就很容易接受爸妈提出的要求 。强制的语气却会让宝宝感到自我被抑制,产生反抗意识,进而对父母的要求拒不接受,即使最后被迫屈服了,也是心不甘情不愿 。
商量VS 命令
情景:媛媛在地上玩了一下午,玩具扔得到处都是,妈妈想让媛媛把玩具收拾整理一下 。
这时,妈妈要用商量的语气说:“媛媛,你和妈妈一起把玩具收拾一下好吗?”
结果:媛媛听话地说:“好 。”然后和妈妈一起把满地的玩具收拾干净,并在箱子里摆放得整整齐齐 。
不要用命令的语气说:“媛媛,看你把玩具扔的,快去收拾一下 。”
结果:媛媛很不乐意地说:“我累了,不想收拾 。”或是噘着嘴巴,磨蹭着走到玩具旁,把玩具乒乒乓乓地往箱子里扔 。
每个宝宝都有自尊心,父母想让宝宝去做某事,要用商量的语气,让宝宝明白你们是平等的 。宝宝受到尊重,心里会很高兴,愿意按父母的要求去做 。命令的语气只会让宝宝觉得你在责怪他(她),心生反感,即使勉强去做了,也不开心 。甚至会让宝宝认为要求别人做事的语气就是如此,因而在与小朋友或他人相处时,也用命令的语气 。
鼓励VS 责备
情景:妈妈做好了饭,将菜端到桌上 。菲菲看见了,自告奋勇地帮妈妈拿碗 。她用小手指捏着碗的边缘,没走几步,碗滑了下来,“乓”的一声,在地上摔成了几片 。
这时,妈妈要马上把碎片打扫干净,然后鼓励菲菲:“没关系,菲菲帮妈妈做事,妈妈很高兴 。
这一次没拿稳,下一次肯定能拿稳 。”说完把另一个饭碗递给菲菲,并示范正确的拿碗姿势,让菲菲用双手捧着饭碗 。
结果:菲菲按妈妈说的,用手把饭碗捧到了桌上 。她高兴地跑回厨房,把剩下的碗全都一个个捧了出去 。
不要马上拿起扫帚打扫碎片,边扫边责备菲菲:“你怎么这么不小心,不会拿又偏要拿,净给我添乱 。”随后把菲菲赶出了厨房 。
结果:菲菲吃饭时,看着饭碗想拿又不敢拿,生怕又打碎了 。
宝宝有心做好事,却因缺乏经验而出了错时,父母应首先肯定宝宝的良好愿望和正确行为 。要知道初次尝试做某件事时,一点过失都没有是不可能的,即使是大人也不可能事事都做得完美,何况年幼的宝宝 。用鼓励的语气,并向宝宝说明做此事时要注意什么,宝宝会很乐意接受,有再次尝试的信心 。若是责备的语气,不仅会让宝宝原本不安的情绪更加低落,也会失去尝试新事物的信心和勇气,畏缩不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