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代币法”


“代币法”是一种常用的行为疗法,对低年龄儿童效果最为显著 。“代币”是指真正奖励物的暂时代替物,当儿童表现出正确的行为时,给予一个或一些代币,代币可以是实际的物件如小五星,也可以是打点或记分,通过这些“代替物”的积累,最后换取儿童真正喜欢的实物奖励 。“代币”通常有以下一些特点:安全,如不要用尖利的东西;控制数量,不能随意发放;耐用,免得经常更换;易收藏,如不要太大;便宜,最好是可以自己制作的;非孩子喜爱之物,因为这不是真正的奖品 。
“代币法”具体实施时可以根据孩子的不同时期灵活调整,但要与孩子一起来制定规则,毕竟最后的行为实施者是孩子本人 。首先要设定几个较简单的行为目标以激发孩子的主动性,以利于孩子获得代币,进而向目标奖励物努力 。如果行为目标很难实现,孩子就会丧失尝试的兴趣 。其次,生活中规律性的活动、物质给予不可以成为奖励物,如吃饭等等 。
此外,奖励来源需作合理的控制,要减少有干扰性的盲目奖励,家庭中有一人随意改变代币规则都可能使“代币法”无法顺利进行 。
“代币法”的最大优点在于:当孩子表现出良好行为时,不是立刻就满足他的要求,而是延时满足,需要孩子将行为保持一段时间或重复出现,再予以满足 。显然这种方法有利于提高合理行为的出现频率,并且通过日常微小进步的积累使行为产生本质性的改变 。

民主型家教的认识误区
如何引导孩子正确使用常用的时间单位



孩子在碰到诸如昨天、今天、明天,早、晚,日、夜,星期、月份,小时、分等时间单位时,常会感到迷惑 。为此,父母要结合孩子的生活经验,在日常生活中给他讲解这些时间单位,帮助他理解并正确地使用 。
父母和孩子一起制定一个连续的计划,如从周五晚上到周日安排去听音乐会,探望爷爷奶奶,去游乐场玩等 。
在从事每一项活动时,父母都和孩子使用常用的时间单位,说明什么时间要做什么事,如,今天晚上几点出发,演出几点开始、几点结束等 。每完成一项活动,父母便与孩子回忆所做过的事,如,说一说昨天晚上做了什么事,并再次强调常用的时间单位 。
全部活动完成后,父母和孩子一起谈论已做完的事情是什么,在什么时间做的,引导孩子正确使用多种时间单位 。

巧用“代币法”
如何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时间观念



如何让孩子养成有计划地做事观念和培养孩子良好的时间观念呢?
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为周末安排一个日程计划,如:几点起床,几点吃早饭,吃完早饭后做什么等等 。
父母和孩子按计划进行各项活动 。在即将进入下一项活动时,请孩子想一想下面该进行哪项活动了,要做哪些准备,然后开始下一步活动 。完成计划的活动后,父母最好与孩子共同探讨计划完成的情况,并谈谈实际生活中即将要做的事,需要做些什么准备 。
为了帮助孩子认识时间的延续性,应鼓励孩子把将要做的事做个计划,并帮助他合理地做好准备工作 。

如何引导孩子正确使用常用的时间单位
当心知识“富营养化”



阿婆来串门,说她孙子忙得不得了,现在除了要完成小学一年级的学业外,还在外面学英语、学绘画,她深有感触地说:“现在竞争太激烈,只有多出点钱,让他多学点,将来才有出息……”
阿婆的话,我能够理解,但是我想:
对一个刚上学的孩子,进行如此的灌输,是不是就一定能奏效呢?这使我想起了湖泊“富营养化”问题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