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蛰节气 惊蛰习俗祭雷神

时光飞逝 。不知不觉中我们即将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惊蛰节气 。那么这个惊蛰节气到底是什么意思呢?惊蛰节气又有哪些有意思的传说呢?惊蛰的习俗又有哪些呢?不要着急 。接下来就跟着小编一起去文章中看一看吧!
惊蛰过后万物复苏 。是春暖花开的季节 。此时天气逐渐转暖 。渐有春雷轰隆隆作响 。说到打雷不得不提惊蛰祭雷神习俗 。
惊蛰节气习俗:惊蛰祭雷神习俗
惊蛰的节气神乃雷神 。雷神作为九天之神 。地位崇高 。
各地客家均有俗谚云:“天上雷公 。地下舅公 。”此语一方面指出了舅父在家族中突出地位 。另一方面也暗示雷公是天庭中继天公之后的重要神祗 。
在台湾 。惊蛰的节气神是“雷公”
【惊蛰节气 惊蛰习俗祭雷神】相传“雷公”是一只大鸟 。而且随时随地拿着一支铁锤 。就是他用铁锤打出隆隆的雷声 。唤醒大地万物 。人们才知道春天已经来临了 。
壮族社会也流行“天上最大是雷公 。地下最大的舅公”的俗语 。
在婚姻缔结过程中 。壮族的舅权作用相当突出 。一些地方舅舅的意见甚至起关键性的决定作用 。
另壮族有雷公禁婚的习俗
相传 。农历八月至新年二月 。天上雷公关门睡大觉 。天上、地上均享太平 。是吉利的季节 。人们当选在这期间办婚事 。
而三月至七月 。雷公经常出门行事 。不时雷声轰隆 。禁止人间办婚事 。
若有违者 。就要受雷公处罚 。婚事会办得不顺当 。家庭将会欠美满 。因此 。为了忌讳 。这期间一般不相亲 。不订婚 。不结婚 。
随着人们对自然现象的认知不断科学化 。风、云、雷、电便不再神秘 。原本经常的、隆重的祭祀或消失 。或转换 。
但客家人对雷神、雷公的信仰却依然如故 。
其一 。客家地区虽然难觅专门的雷神庙 。却各种庙观不同程度地供奉着雷神 。
其二 。客家先民在长期的雷神膜拜中 。得出许多与农耕有关的知识结晶 。
有关“雷神”、“雷公”的农谚广为流传:“正月雷鸣二月雪” 。“正月玩过 。二月趟过 。三月雷公猛雨也要做”等等 。
其三 。雷神信仰已融贯于各地客家的岁时生活或民俗禁忌 。
惊蛰节气习俗:惊蛰吃梨习俗(传统典故)
在民间素有“惊蛰吃梨”的习俗 。惊蛰吃梨源于何时 。无迹可寻 。但祁县民间却有这样一则代代相传的故事 。
传说闻名海内的晋商渠家 。先祖渠济是上党长子县人 。明代洪武初年 。带着信、义两个儿子 。用上党的潞麻与梨倒换祁县的粗布、红枣 。往返两地间从中赢利 。天长日久有了积蓄 。在祁县城定居下来 。
雍正年间 。十四世渠百川走西口 。正是惊蛰之日 。其父拿出梨让他吃后说 。先祖贩梨创业 。历经艰辛 。定居祁县 。今日惊蛰你要走西口 。吃梨是让你不忘先祖 。努力创业光宗耀祖 。
渠百川走西口经商致富 。将开设的字号取名“长源厚” 。后来走西口者也仿效吃梨 。多有“离家创业”之意 。再后来惊蛰日也吃梨 。亦有“努力荣祖”之念 。
惊蛰节气习俗:惊蛰吃梨的其他三种由来
1、古代时生物类别比较多 。有些传染病也没有100%的特效药 。而惊蛰这一天正是万虫苏醒的时候 。吃梨是提醒大家小心并预防 。
2、苏北及山西一带有流传有“惊蛰吃了梨 。一年都精神!”的民谚 。也有人说“梨”谐音“离” 。据说 。惊蛰吃梨可让虫害远离庄稼 。可保全年的好收成 。这一天全家都要吃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