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用大人的标准去要求孩子( 二 )


可他还不能休息,下午3点,还有一堂绘画课在等着他呢!
类型:
1、高强度训练型:把孩子当成不用休息的机器人,参加很多的专业训练班,让孩子没有休息和玩耍的时间 。
2、跟风训练型:不管孩子有无兴趣,看别人孩子都去了某某专业训练班,就跟风而去,让孩子在被动中接受专业训练 。
危害性:挤去了孩子应有的玩耍时间,使孩子过早失去了孩子的天性 。如孩子对训练内容不感兴趣,训练还会成为孩子沉重的包袱,孩子不仅学不到东西,而且心理、性格还受到扭曲,严重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 。
父母应该这样做:
合理安排孩子的时间,最要紧是要保证孩子有充分的时间休息、饮食、玩耍 。在这个年龄段,是孩子打好身体基础的重要时期,千万不要因为大人的好胜心,而牺牲孩子的正常时间,导致损害孩子的健康身体 。
不同的孩子不同的对待,如果真有某方面特别出众的孩子,自己也特别想学,大人可以创造出一些合理的条件加以培养孩子的特长 。但如果孩子自己并没有这方面的要求,只是一味地为了迎合大人而去参加专业训练,那实在是没有什么太大的必要 。
让孩子参加训练也应该适时适量,不应超负荷地高强度训练 。
六岁之前的孩子,参加一至二种兴趣班也够了 。
婴儿母亲提醒:
智力开发请按部就班
看了上面智力开发的四大禁忌,您一定觉得要维护正确的早期教育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其实不然,只要你掌握好宝宝在各个发育阶段不同的“敏感期”,也就是智力发育的关键期,早教就会容易得多 。
1、0-3岁是吸收性思维和各种感知觉发展的敏感期;
2、1.5-2.5岁是学习语言的关键时期;
3、1.5-4岁是器官协调、肌肉发展和对物品产生兴趣的敏感期;
4、2-4岁是改进动作、时间、空间概念加强的时期;
5、2.5-6岁是感觉精确化的敏感期;
6、3.5-4岁是学习第二语言的敏感期,
7、4-5岁对顺序排列特别有兴趣;
8、4.5-5.5岁的宝宝特别爱阅读 。
父母可以根据宝宝在不同阶段的发育特点,适时地对宝宝开展教育活动,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不要对孩子兴趣培养过早定向
多一些平和,少一些苛刻



【不要用大人的标准去要求孩子】



眼下,许多家长把大部分精力、物力、财力,都倾注在孩子身上 。但是,不少家长的苦心最终未必都能获得预期的回报,有时候,孩子反而成了父母的心病 。那么,如何对待孩子的成长呢?笔者认为:
一是家长对孩子要多一些平和,少一些苛刻,以平常心对待孩子的成长 。父母都希望子女有出息、有作为 。但是大千世界,芸芸众生,还是普通人占多数 。如果家长不顾客观因素,而一味地高要求、高投入,其结果可能就是期望越高,失望越大 。在孩子成长的问题上,家长不要给孩子过大的压力 。
二是家长要遵循孩子的成长规律,切勿拔苗助长,无限加压 。家长在给孩子选择教育时还要选择适合他们年龄阶段的教育,也就是说不能跨越孩子在该年龄阶段所能承受的最大压力 。文中的那位女孩,5岁就弹钢琴,之后就上舞蹈班、外语班,一年级发表文章,小学四年级写万把字的武侠小说,初一一个晚上写7000字的言情小说,这种教育正常吗?这是他们这种年龄应接受的教育吗?这种过早开发孩子潜能的教育一时换得了孩子某种超常的才能,而家长却没有意识到自己有可能在牺牲孩子的一生幸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