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气候特点 同一个小暑不同的风情习俗

小暑即将到来也预示这天气会越来越炎热了 。小暑气候特点就在于它的来到 。说明了盛夏的来临 。今天就给朋友们简单的介绍喜爱小暑的气候特点有哪些 。同时为大家介绍下在小暑的时候各地都有怎样的小暑习俗!
首先说到气候 。影响最大的便是农事了 。而炎热的小暑可以让农作物快速的生长 。人们看到丰收的希望 。自然满脸的喜悦 。
气候与农事
1、小暑前后 。除东北与西北地区收割冬、春小麦等作物外 。农业生产上主要是忙着田间管理了 。
早稻处于灌浆后期 。早熟品种大暑前就要成熟收获 。要保持田间干干湿湿 。
中稻已拔节 。进入孕穗期 。应根据长势追施穗肥 。促穗大粒多 。单季晚稻正在分蘖 。应及早施好分蘖肥 。双晚秧苗要防治病虫 。于栽秧前5—7天施足“送嫁肥” 。
“小暑天气热 。棉花整枝不停歇 。”大部分棉区的棉花开始开花结铃 。生长最为旺盛 。在重施花铃肥的同时 。要及时整枝、打杈、去老叶 。以协调植株体内养分分配 。增强通风透光 。改善群体小气候 。减少蕾铃脱落 。
盛夏高温是蚜虫、红蜘蛛等多种害虫盛发的季节 。适时防治病虫是田间管理上的又一重要环节 。“
小暑开始 。江淮流域梅雨先后结束 。我国东部淮河、秦岭一线以北的广大地区开始了来自太平洋的东南 。
【小暑气候特点 同一个小暑不同的风情习俗】季风雨季 。降水明显增加 。且雨量比较集中;而长江中下游地区则一般为副热带高压控制下的高温少雨天气 。常常出现的伏旱对农业生产影响很大 。及早蓄水防旱显得十分重要 。
2、小暑一声雷 。倒转做黄梅 。绿树浓荫 。时至小暑 。南方地区小暑时平均气温为26℃左右 。已是盛夏 。颇感炎热 。但还未到最热的时候 。
小暑前后 。华南西部进入暴雨最多季节 。常年7、8两月的暴雨日数可占全年的75%以上 。一般为3天左右 。在地势起伏较大的地方 。常有山洪暴发 。甚至引起泥石流 。
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这一东旱西涝的气候特点 。与农业丰歉关系很大 。必须及早分别采取抗旱、防洪措施 。尽量减轻危害 。
小暑前后 。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各地进入雷暴最多的季节 。灾害 。亦须注意预防 。
小暑解析
小暑之后紧接着的就是一年中最热的季节大暑 。民间有“小暑大暑 。上蒸下煮”之说 。
气候特征是“斗指丙为大暑 。斯时天气甚烈于小暑 。故名曰大暑 。”大暑正值中伏前后 。在我国很多地区 。经常会出现摄氏40度的高温天气 。在这酷热难耐的季节 。防暑降温工作不容忽视 。
小暑习俗
六月初六日为“天贶节” 。据史书记载 。此节始于宋代哲宗元符四年 。“贶”即“赐” 。即天赐之节 。这是宋代皇帝在伏天向臣属赐“冰麨”和“炒面”之因 。故称天贶节 。
头伏萝卜二伏菜 。三伏还能种荞麦;头伏饺子 。二伏面 。三伏烙饼摊鸡蛋 。
头伏吃饺子是传统习俗 。伏日人们食欲不振 。往往比常日消瘦 。俗谓之苦夏 。而饺子在传统习俗里正是开胃解馋的食物山东有的地方吃生黄瓜和煮鸡蛋来治苦夏 。入伏的早晨吃鸡蛋 。不吃别的食物 。
徐州人入伏吃羊肉 。称为吃伏羊这种习俗可上溯到尧舜时期 。在民间有彭城伏羊一碗汤 。不用神医开药方之说法 。
徐州人对吃伏羊的喜爱莫过于当地民谣 。六月六接姑娘 。新麦饼羊肉汤 。伏日吃面习俗至少三国时期就已开始了 。
魏氏春秋 。伏日食汤饼 。取巾拭汗 。面色皎然这里的汤饼就是热汤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