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盘内参】易纲:央行将更好地动员资金支持低碳转型

摘要【早盘内参】易纲:央行将更好地动员资金支持低碳转型;中国建投研究院投资蓝皮书:预计2021年将有超万亿居民资金流入A股;清华报告:中国居民可支配收入占比偏低,高房价是原因之一 。

每日精选
中证网:中国建投研究院4月20日在中国建银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举办的“新发展格局下的金融与投资暨《中国投资发展报告(2021)》发布会”上发布的《投资蓝皮书:中国投资发展报告(2021)》认为,2021年A股市场最显著的推动力将是资金因素,国内外资金将持续流入A股 。预计2021年将有超过万亿的居民资金通过公募、保险和银行理财子公司等机构产品渠道流入A股 。
上海证券报:交易所公布的数据显示,周一指数大涨过程中,沪深两市融券余额单日增长35.62亿元,最新报1518.03亿元,历史首次突破1500亿元关口 。机构重仓股与科创板股票融券余额增长,是造成两市融券总量扩张的主要原因 。此外,上市公司股东参与转融通出借业务的意愿强烈,也使得融券券源有所放量 。
第一财经: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社会数据研究中心20日发布的最新中国平衡发展指数报告,报告显示,2019年,中国房价收入比为8.74,较2018年增长7.77% 。其中,北京、海南等地的房价收入比高达19倍多,居民购房负担明显提高 。整体而言,中国目前的房价收入比水平大大超出了国际公认3~6的合理区间,对居民消费产生了一定的“挤出效应” 。
中证网: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4月20日在博鳌亚洲论坛“金融支持碳中和圆桌”上表示,已将绿色债券和绿色信贷纳入央行贷款便利的合格抵押品的范围,并且将创立支持碳减排的工具,激励金融机构为碳减排提供更多资金 。
宏观经济
财政部:财政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发布关于“十四五”期间支持科技创新进口税收政策的通知 。通知指出,对科学研究机构、技术开发机构、学校、党校(行政学院)、图书馆进口国内不能生产或性能不能满足需求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和教学用品,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消费税 。
中国证券报:4月20日,在博鳌亚洲论坛2021年年会“金融支持碳中和”圆桌会议上,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表示,人民银行将更好地动员资金支持低碳转型,同时管理好因气候变化引起的金融风险 。他表示,鼓励金融机构早做准备,积极应对气候挑战 。正研究在对金融机构的压力测试中,系统性地考虑气候变化因素;同时还在研究对金融机构开展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等的业绩评价体系 。
行业动态
第一财经: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定于2021年4月20日(星期二)下午3时举行新闻发布会,工信部发言人表示,正在编制“十四五”时期及中长期制造业发展的相关规划,包括制造业总体发展规划,工业基础科技创新等重点领域规划,重大技术装备原材料等重点行业规划 。
21世纪经济报道:据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4月20日消息,该院首次发布互联网领域反不正当竞争和反垄断十大案例 。此次入选的十大案例涉及网络游戏、网络直播、搜索引擎、电子商务等互联网新兴产业,涵盖了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竞价排名、数据抓取、商业诋毁、侵害商业秘密、集体形象商品化权益保护等与互联网经济发展息息相关的内容 。
第一财经: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定于2021年4月20日(星期二)下午3时举行新闻发布会,工信部发言人表示,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对制造业有影响,但影响总体上还是可控的,下一步将会同有关部门积极采取举措,推动稳定原材料价格,防范市场恐慌性购买或者囤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