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金改革能解决资本市场波动的问题?权威人士:中国金融体系有明显短板

【养老金改革能解决资本市场波动的问题?权威人士:中国金融体系有明显短板】 _原题为:养老金改革能解决资本市场波动的问题?权威人士:中国金融体系有一个明显短板
摘要【养老金改革能解决资本市场波动的问题?权威人士:中国金融体系有明显短板】养老金改革应该怎么改?完善养老金体系要从哪些方面入手?居民储蓄结构如何优化?多位金融业权威人士20日在博鳌亚洲论坛“迎接老龄化社会-养老金改革”分论坛上,对上述问题进行了回应 。?(中国证券报)
养老金改革应该怎么改?完善养老金体系要从哪些方面入手?居民储蓄结构如何优化?
多位金融业权威人士20日在博鳌亚洲论坛“迎接老龄化社会-养老金改革”分论坛上,对上述问题进行了回应 。

养老金改革能解决资本市场波动的问题?权威人士:中国金融体系有明显短板

文章插图
周小川:完善养老金体系
做好国际经验比较非常重要
4月20日,博鳌亚洲论坛副理事长、中国人民银行原行长周小川在博鳌亚洲论坛“迎接老龄化社会-养老金改革”分论坛上表示,中国在养老金体系上没有积累足够的经验,因此做好国际经验的比较是非常重要的 。他列举了经合组织、世界银行及其它养老金体系的比较 。
经合组织、世界银行及其它养老金体系的比较
养老金改革能解决资本市场波动的问题?权威人士:中国金融体系有明显短板

文章插图
周小川介绍,目前我国养老金的三支柱分类如下:政府出钱是第一支柱,企业和个人出钱是第二支柱,个人出钱是第三支柱 。“第三支柱有很大的潜力,对第三支柱应增强政府和财务的支持,以便更加有吸引力 。”他说 。
李波:推动养老金改革
可缓解长期资本不足的问题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李波表示,养老金改革应该成为金融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抓手 。
李波称,中国金融体系的一个明显短板是长期资本不足,尤其是股本不足 。
“从国际经验来看,长期资本或‘长钱’的主要来源之一是积累型养老金 。”李波称,如果能够推动养老金改革向积累型方向发展,按照OECD国家平均水平达到GDP的126%,按去年GDP数据算,应有100万亿以上的养老金余额,“这是很大的一笔长钱,能够有效地帮助解决金融体系的明显短板,也就是长期资本不足的问题 。”
提及养老金制度改革,李波表示,我国现在的居民储蓄集中于银行账户和房地产上,结构不够健康 。应把一部分储蓄吸引到养老金账户中 。养老金账户通过专业机构管理可以做长期资本配置,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可以配置到股权类资产上 。
李波认为,如果要转向积累型养老金,就需要动用一些其他资源来支持过渡期的养老金支付,这是最大的挑战 。
“我国的优势是有比较多的资源能够利用,来支持养老金的转型 。”李波介绍,一是国有资本的减持,后续力度可以更大;二是国有土地的收益;三是从其他国家的经验看,如果国有资本和国有土地收益不够,还可以发一些50年、100年的超长期国债 。
李波强调,一旦养老金制度完成了转型,会对我国经济增长、技术创新、资本市场发展起到很大的支撑作用 。
肖远企:推动个人资金供给
转化为第三支柱养老产品
中国银保监会副主席肖远企表示,第三支柱的发展与国家的经济发展阶段、老百姓金融消费习惯、预期寿命、老龄化程度以及出生率有关系 。
“目前我国第三支柱比例非常低 。我国储蓄率非常高,广义上可以算作养老金的一部分,但储蓄多以短期为主,不具备真正的养老特征,养老属性比较弱,目前要做的是把不具备养老特征的大量个人资金供给转化为长期的、有养老属性的、有相对安全保障和一定收益的第三支柱养老产品 。”肖远企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