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磁州窑龙纹花口瓶的简单辨别方法

磁州窑系虽属民窑体系,但其以工艺精良、成品精美着称于世,尤其是它的剔刻类瓷器是极为精彩的品种 。磁州窑系的剔刻工艺属于胎装饰类,分浅剔与深剔刻两种,浅剔是指在半干胚胎上把纹饰以外的化妆土刻划剔掉,露出胎体,施透明釉烧成,成品色差明显、主题纹饰突出;而深剔刻则是刀入胎骨,将主题纹饰以外的胎地剔除,增加纹饰图案的浮雕效果,使纹饰图案看上去凹凸立体,视觉冲击力更加强烈 。

宋磁州窑龙纹花口瓶的简单辨别方法

文章插图
宋磁州窑龙纹花口瓶
北宋晚期,特别是在金代成熟的磁州窑白地黑花装饰,由于装饰材料和技法的改变,借鉴了中国水墨画的技法,将中国的绘画和书法艺术引用到瓷器装饰上,并影响了中国陶瓷装饰的审美趋向,增强了装饰技法的表现力,由此也极大拓宽了装饰题材的领域,便装饰纹样涉及更加广泛,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装饰内容不仅继续保持原有的花草类图案,一些新的纹样内容如吉祥图案、山水、书法、福寿以及人物故事均成为很受人们欢迎并十分流行的题材 。
【宋磁州窑龙纹花口瓶的简单辨别方法】磁州窑在表现题材上,世俗所见、花鸟鱼虫、龙凤鹿马、市侩景物、童叟仕宦、诗歌词赋、儿歌词曲无所不绘,真可谓是一部历史民俗图像 。磁州窑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的独特贡献有两点:其一是白地黑褐彩绘,把传统的书画艺术与制瓷工艺结合在一起;其二是把诗词、谚语、警句和文学作品作为纹饰,这是很有历史价值的文化遗产 。
宋磁州窑龙纹花口瓶的简单辨别方法

文章插图
宋磁州窑龙纹花口瓶
磁州窑的装饰手法很多,《中国陶瓷史》记载说有十几种,有人统计有58种之多 。究竟有多少种,非常难统计,但几十种总是有的 。几乎能想象的装饰手段都被用在磁州窑上 。
宋金元期间运用的质料以大青土为主,坯料与现代仿品好像没有大差异 。但古今质料加工手法却不同,现代制瓷运用真空练泥机等机械设备加工胎料,加工周期短,其间还混入了不少别的成分 。
宋磁州窑龙纹花口瓶的简单辨别方法

文章插图
宋磁州窑龙纹花口瓶
磁州窑系瓷器器型主要有碗、盘、盆、钵、瓶、炉、盖、枕、缸、盂、高足杯、小型瓷塑等 。胎质较粗疏,内含杂质较多,胎体多见黄胎或淡黄胎,少部分胎呈色为淡红、黄红、灰白、灰褐等颜色 。釉色装饰主要有黑釉、白釉、绿釉、三彩、孔雀蓝釉、白地红绿彩、绞胎、绞釉、白地褐花、黑釉酱色斑、白釉剔划花和黑釉剔划花等,其中以白地褐花为主要装饰,多见于罐、盆、碗类器皿,大件器皿多以剔花、划花为主要装饰 。白釉褐花纹饰内容有花叶纹、线纹、三叶纹、点彩、文字、牡丹纹、花凤纹、草叶纹等,黑釉酱彩- -般在碗或盘内心、口沿处对称分布;绞胎装饰一般以淡黄 色和蓝黑色胎泥相绞而成,呈水旋状或花朵状,纹饰分布对称规律;绞釉类装饰只见盘类,以黄白两种颜色的釉泥搅拌,通过烧造过程中釉的流动容融产生黄白两种颜色的条带纹理;三彩器以白、褐、绿、黄四种颜色为主色,纹饰多见果叶纹、花卉纹、戏水游鱼纹等 。磁州窑大部分器物系支烧而成,足底无釉露胎,内底可见数量不等的支钉痕,部分瓷器足内有乳钉状突起 。
磁州,如今的河北邯郸市磁县,由于其西北有磁山,产磁石而得其地名;磁器则由于中国历史上的陶瓷产品多来自于磁州的磁州窑,人们代代言传口授而得其器名 。世界上因其产地地名而成为一个国家高科技拳头产品名称的,在我们的视野之内,邢窑,景德镇不是,定汝官钧哥不是,仅磁州的磁州窑一家而已 。可以想象,磁州的磁州窑对于中国这个以陶瓷为国名的国度,意义同样非同一般:瓷器就是磁州的陶瓷,磁州的陶瓷就是中国的瓷器 。而如今大多数的人,只知道瓷器或景德镇,而很少知道磁器、磁州和磁州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