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症儿童要注重对正确行为的奖励( 三 )



·错误的奖励

当孩子出于内在的兴趣或进取心而表现出好的行为时,家长若给予孩子过多的表扬,反而会削弱孩子的兴趣和上进心 。比如,孩子自己非常喜欢画画,他并不需要家长的表扬和物质奖励,而只要获得认可就足够了 。如果孩子画出很美的画,家长只要关注一下就行了,但如果家长说:“宝贝真棒,晚上给你做好吃的 。”这样反而使孩子厌烦,“我的努力和成就就只是为了一顿美餐吗?”反而不利于孩子成就感的培养 。


【孤独症儿童要注重对正确行为的奖励】惩罚孩子的艺术
夸在“点子”上



有时,孩子的不当行为会发生在完全意料不到的场合 。

这是感恩节周末过后的星期一的早上,一家人正开车从匹兹堡回纽约的家 。在车子的后座上,六岁的伊凡静静地坐在那里,陷入了沉思,像个天使 。他的妈妈心里想,应该表扬他一下 。当他们驶入林肯隧道时,她转过身对伊凡说:“伊凡,你真是个好孩子,你乖极了,我为你骄傲 。”

片刻之后,伊凡拿出一个烟灰缸,把里面的东西一个个扔向爸爸妈妈,烟灰和烟蒂不停地扔过来,就像原子尘一样 。交通很拥挤,一家人都堵在隧道里,被烟灰呛得无法呼吸 。伊凡的妈妈恨不得杀了他,而最让她心烦的是她刚刚夸过他 。她问自己:称赞对孩子不再有用了吗?

几个星期之后,伊凡自己说出了他那么做的原因 。在回家的路上,他一直都在考虑如何摆脱他的弟弟,他的弟弟正靠在爸爸和妈妈中间 。最后他冒出了一个念头,如果车从中间折断,他的爸爸和妈妈会没事,但是他的弟弟会被切成两半 。就在这时,妈妈夸他乖,这样的夸奖让他觉得很惭愧,于是他就不顾一切地表现出自己不配那个夸奖的样子来 。
他看了看四周,看到了那个烟灰缸,于是后来的事情就立刻发生了 。

夸奖就好吗?

大多数人相信夸奖可以建立孩子的自信,让他们有安全感 。但是,实际上,夸奖可能导致紧张和行为失当 。为什么会这样?许多孩子经常会有针对家庭成员的破坏性愿望,当父母跟孩子说“你真是个好孩子”时,他可能无法接受,因为他对自己的想法是完全不同的 。在他自己看来,他希望妈妈消失,或者希望哥哥下个星期在医院里度过,这样的他可没法说是“好孩子” 。
事实上,夸奖越多,他的不端行为可能就越多,因为他想显示出他的“真我” 。父母们经常说就在刚刚夸了孩子乖之后, 他们就开始变野了,好像就是为了反对赞扬似的 。行为不端可能是孩子对于自己的公众形象表达自己的保留态度的一种方式 。

如果孩子被称赞聪明,那么他很可能不大愿意接受负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这种情况并不反常,因为他们不想冒险而失去高分 。相反,如果对孩子付出的努力进行夸奖,那么他们可能对于艰难的任务会更加坚持不懈 。


表扬是为了不表扬
数子十过不如奖励一功



俗话说“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功”、“赞扬如阳光,批评如利剑” 。但对孩子的表扬也并非是多多益善,赞扬也像服药一样,不能随便乱用,它也有关于时间和剂量的规定,也有使用的禁忌规则等 。

那么,怎样表扬孩子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呢?笔者觉得应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1. 表扬应针对事,而不应针对人
表扬的目的是让孩子明白哪些行为是好的,以增强孩子的好行为,所以表扬最重要的原则就是:要针对孩子对某一件事付出的努力,取得的效果,而不要针对孩子的性格和本人 。如在孩子把玩过的玩具整理好后,我们若说:“你真是个好孩子”,这样孩子就可能弄不清父母是表扬他玩具收拾得好,还是赞扬他不再玩玩具了 。而父母若说:“你把玩具收拾得这么好,我真高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