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妈子

“老妈子”通俗的解释是:年老的保姆 。这种解释是根据字面上的那个“老”字而来的,显然有望文生义之嫌 。其实,老妈子是老北京人对保姆的俗称 。简而明,一语破的 。可能您会有疑问,这保姆有岁数大的,也有岁数小的,管岁数大的叫老妈子好理解,管岁数小的叫老妈子,那多别扭呀?也许您现在觉得叫着别扭,可是这个词放到民国时期,您叫着会觉得顺口着呢,就像当时把火柴叫“取灯”一样 。
【老妈子】平心静气地说,“老妈子”这个词已经“死”了 。您别动疑,敢情这词儿也跟咱们人似的有生有死 。不信,您掰手指头数数,知道的词儿有多少现在没人说了 。一个词儿没人说了,久而久之,也就没有生命了 。“老妈子”这个词就是一例 。
三河县的老妈子

老妈子

文章插图
20世纪初,两位老妈子扶着蒙着盖头的新娘 。
老妈子,其实就是保姆,官面上的称谓是“家政服务员”或“阿姨”,谁还叫人家老妈子呀?如今,街面上流行着这样一句话:家里找个好保姆,比儿子找个好对象都难 。
其实,早前,在京城找老妈子是件挺容易的事,没有想象中那么复杂 。老北京家里能雇老妈子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那会儿,不管需要不需要,要想人前拔份,家里都得雇个老妈子,要的就是一种体面 。
老北京能雇得起老妈子的,主要有这么几种人:一是当官的,得是大官,小官没戏;二是有钱的,如资本家、买办、名伶等;三是有文化的,如教授、学者等 。一般老百姓,平常啃窝头吃咸菜,家里雇保姆?想都甭想 。
查史料可知,三河县(今河北省三河市)一带的妇女,从明代起就有到京城当老妈子的传统 。当然,那会儿京城的老妈子并非全是来自三河 。三河县属于京东八县之一,距京城百十多里,三河人在京城做买卖的不少,但是干什么的也没有当老妈子的多 。所以人们一提老北京的老妈子,首先就会想到三河县人 。就跟在老北京开油盐店、开银号的山西人居多;山东人卖肉的多;安徽人、福建人开茶叶铺的多;河北定兴人开澡堂子的多 。您一提这些行当,马上会想到这些地方的人 。
为什么三河县的老妈子多呢?这大概有两个原因:一是三河县离北京比较近;二是三河县的女人嘴甜手勤眼里有活 。三河县的老妈子凭借着勤快能干,吃苦耐劳,留下的好口碑,在京城打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 。
早年间,外埠的农民到北京奔嚼裹(即打工),跟现在一样,也要有乡亲带着,干上某个行当 。最初也许是一个村,慢慢地滚雪球,几年之后,也许就是一个乡、一个县 。于是,就形成了乡党帮派,一提到老妈子,大家自然就会想到三河县人 。
说到这儿,不得不说说老妈子这个词的来历 。其实,最早“老妈子”这三个字,跟后来的女仆之意是两回事 。当初,老妈子是指替人奶孩子的妇女,说白了就是乳母 。那会儿,有钱的人家少奶奶有喜,添了个大胖小子,合家欢喜,欢喜可是欢喜,喜中有愁 。怎么呢?少奶奶没奶,孩子干咬奶头嗷嗷叫,怎么办?只能雇个老妈子,替少奶奶给孩子喂奶 。“老”,是老成之意,没出阁的姑娘肯定不会有奶,担当不了这个重任;“妈”,甭多解释了,替人奶孩子,犹如替人当妈,奶妈嘛;“子”,在这儿多少有点尊敬之意 。如此说来,当初老妈子这个词并非贬义,并非带有轻蔑奶妈的意思 。妈,可是世界上最亲切的一个词!
那会儿没有家政服务一类的中介机构,家里要想雇个老妈子,找谁呢?您还甭替老北京人着急 。当时,街面上专门有这方面的“张罗人”,雇人、租房、买房的事,他们自有一套办法 。张罗人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路子野,人脉广 。您有什么需求跟他们一说,就能马上解决,一准误不了您的事,而且连保人都会替您找好,信誉绝对百分百 。因为他们吃的就是这碗饭,自己不能砸自己的饭碗 。老北京的这种张罗人,实际上就是现在的中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