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完经如何回向 如何回向( 二 )


虽然在吃有毒食物的时候,也许还会感觉味道鲜美可口,但当毒发之时,就会痛苦异常 。同样,有执着的、不是三轮体空的善根,虽然也会带来一些临时性的善报,但因为是有漏之法,所以不但不能最终脱离轮回的痛苦,反而会引发众多苦受 。
无毒的回向是指无执着的回向、无缘的回向,也即在证悟空性的境界中回向 。无毒的回向又分为两种:一是真实的无毒回向,二是相似的无毒回向 。所谓“真实的无毒回向”,是指登地以上的菩萨在无缘禅定中的回向,这是薄地凡夫所无法做到的 。
我们如今只能做相似的无毒回向,这种回向不是指以中观的逻辑来抉择一切法是空性,而是按照《三十五佛忏悔文》里所讲的方法,真心诚意地进行观想:所有十方三世的佛菩萨如何回向其善根,我也如是回向我的善根 。
什么是回向 如何回向回向是佛教修学过程当中,非常重要的一种修行功夫 。所谓‘回向’是将自己所修的功德,智慧,善行,善知识,不愿自己独享,而将之‘回’转归‘向’与法界众生同享,以拓开自己的心胸,并且使功德有明确的方向而不致散失 。
正确回向:
一者、若求世间有为有相福德,则须以无私无我之大慈悲心(如四无量心),回向广缘法界众生同沾利益 。此感得之有相福德,当较回向自身、眷属来得高广 。
二者、若求三乘菩提修学之无障无碍,当以回向遮障自己之冤亲债主为优先 。
扩展资料:
回向分类:
1、回事向理
将所修千差万别的事相功德,回向於不生不灭的真如法界理体 。
2、回因向果
将因中所修的一切功德,回向最高无上的佛果 。
3、回自向他
将自己所修的一切功德,回向给法界一切众生 。
4、回小向大
将自觉自度的小乘之心,回向转趣於大乘的自利利人 。
5、回少向多
善根福德虽少,以欢喜心大回向,善摄一切众生 。
6、回劣向胜
将随喜二乘凡夫之福,回向欣慕无上菩提 。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回向
应该怎样回向回向是佛教修学过程当中,非常重要的一种修行功夫 。所谓‘回向’是将自己所修的功德,智慧,善行,善知识,不愿自己独享,而将之‘回’转归‘向’与法界众生同享,以拓开自己的心胸,并且使功德有明确的方向而不致散失 。
依佛法而言,‘回向’可分为三种:
1、回‘自’向‘他’
即将‘自’己所修的一切功德,回施其‘他’法界一切众生,以示自己所修的功德,并非只属于自己所有,而实是一切众生所共有的 。如此,可拓开自己的心胸与气度,同时学习菩萨念念‘利益众生’的伟大精神 。
2、回‘事’向‘理’
即将所修千差万别的‘事’相功德,回向于不生不灭真如法界的‘理’体 。由于真如法界的理体是普遍平等而无所不在的,所以吾人若将所修种种事相功德,一旦回向到法界理体中,并且真正做到‘三轮体空’,即‘内不见己,外不见人,中不见所施之物’,其功德自然普遍广大,而如虚空界一样的无穷无尽了 。
3、回‘因’向‘果’
即将‘因’地所修的一切功德,回向到最高无上的佛果 。如‘念佛是因,成佛是果’,是出世因果;‘诸恶莫作是因,岁岁平安是果’及‘众善奉行是因,万事如意是果’,是世间因果 。因此,吾人唯有努力认真去修善因,才能得到殊胜无比的果报 。回向既然这么重要,我们一般最常使用的回向偈:‘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以及回向西方净土的偈:‘愿生西方净土中,九品莲花为父母,花开见佛悟无生,不退菩萨为伴侣’,我们要真正了解其回向文的意义—即将自己所修的种种功德,全部贡献出来,与法界众生同享,不存一己之私,如此不但使诸功德得到保障,亦可使功德加以扩大,这就是佛法所说的:‘功不唐捐’也 。是以修学佛法的同修,实应学普贤菩萨发广大心:‘愿令众生常得安乐,无诸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天涅盘正路’,以期利益一切众生,使他们能究竟离苦得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