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社会化媒体,社会化媒体的传播类型有哪些?

本书的作者彭兰 , 是清华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兼有计算机与新闻学专业双重背景 , 1997年开始从事网络传播的教学与研究 , 是我国最早从事网络传播教学和科研的学者之一 。主要研究领域为新媒体 , 先后出版《中国网络媒体的第一个十年》、《网络传播学》、《网络传播概论》、《数字媒体传播概论》等10余部专著教材 。作者以多年的理论思考和实践观察为基础 , 建构了社会化媒体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完整体系 。

什么是社会化媒体,社会化媒体的传播类型有哪些?

文章插图
全书从社会化媒体的特征、构成要素、传播机制 , 社会化媒体中的网民 , 社会化媒体的影响等角度 , 对社会化媒体的传播规律进行了深层次的理论分析 , 并梳理出对社会化媒体这样一种处于不断变化中的事物的认识逻辑 。又对论坛、博客、SNS、微博、微信以及其他代表性的社会化媒体平台进行了理论与实践的双重剖析 , 揭示了每一种平台的传播模式及运营规律 , 具有很强的理论创新性与实践指导意义 。
彭兰教授曾在一篇文章中提到 , 2014年8月以来 , 媒介融合再一次成为国内传媒业界与研究界的一个热点 , 更多的实践探索与理论研究也在展开 。但是纵观业界的实践 , 多数还是将注意力重心放在新形态的产品开发上 , 很多媒体把媒介融合等同于“全媒体化” 。为了全媒体化的目标 , 它们不断进行着产品的扩张 , 似乎有了足够多种类的产品 , 将自己的“腿”伸到了所有媒体平台、所有生产环节 , 融合也就实现了 。而事实上 , 对于大多数媒体来说 , 这样的全媒体化 , 可能造成资源的分散 , 在新的领域很难形成自己的影响力 , 甚至可能拖累自己原有的优势产品 。尽管媒介融合意味着媒体需要在一个全媒体的市场里考虑自己新的定位与新的发展方向 , 但是 , 简单地把媒介融合等同于全媒体化 , 可能会产生方向上的错误 。对于传统媒体来说 , 媒介融合本质就是它新媒体化的过程 , 也就是它逐渐被新媒体所融合的过程 。媒介融合的过程 , 伴随着另一种重要的融合 , 那就是传播者与受众的融合 , 这个融合是以受众的角色转型为基础的 。这个方面的变革 , 比媒体产品层面的丰富与融合 , 意义更为深远 。对于受众的角色转型 , 对于传播者与受众的融合来说 , 社会化媒体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
什么是社会化媒体,社会化媒体的传播类型有哪些?

文章插图
2020年8月19日晚 , 彭兰教授在云端作了一期题为“传播-关系-人:新媒体研究的进阶”的直播分享 , 对新媒体传播中的变化进行解读 , 又为未来的新媒体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议 。分享的题目叫做“传播-关系-人:新媒体研究的进阶” 。从传播、关系到人的视角 , 代表了新媒体研究的不同层面、不同的透视视角 , 也对应着她的三本书《网络传播概论》第四版、《社会化媒体》、《新媒体用户研究》 。主要就是从这三个关键词出发 , 跟大家进行了交流 。以下是部分内容的总结:
一、新媒体时代 , 传统传播理论发生的变化
1、以往相对分离的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 , 在新媒体中边界不再清晰 , 它们相互连通、甚至融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