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筱说育儿|AT变速箱和干式双离合变速箱差距太大!( 二 )



换挡是通过锥轮夹角的变化以改变传动比 , 但传动还是依靠两者之间的滚动摩擦;摩擦必然会产生磨损 , 而齿轮组基本不用考虑 。 举个例子 , AT和湿式双离合就像是车轮传动系统的齿轮 , 而CVT的钢带锥轮就像是轮胎;正常用车则齿轮不会坏 , 但是轮胎总是会磨损变薄 , 磨损到一定程度则会正常驾驶时出现车轮打滑 , 同理CVT钢带锥轮也会打滑 , 至此就算报废了 。 所有无级变速器真的是耐用性很差 , 这种机型不讨论了 。





AT换挡一定平顺吗?
答案是绝对否定的!

知名品牌参考爱信精机、派沃泰、捷科特、DSI、采埃孚纵置机型、盛瑞8AT、东安6AT , 这些品牌的AT变速箱的换挡顿挫问题都是非常突出的;这是实测或实际使用过程中的体验与结论 , 为什么AT不够平顺了呢?

其实从来没有理论可以支持“AT绝对平顺”的说法 , 这都是各大企业自行宣传 , 加上干式双离合早期“衬托”而得出的结论 。 不能否认干式双离合确实存在顿挫问题 , 因其低速换挡时为了减少磨损和高温故障问题 , 从而刻意降低半联动的效率;状态像是驾驶手动挡汽车控制不合理离合器踏板 , 换挡顿挫几乎是避免不了的结果 。 但是在升级为湿式双离合之后 , 半联动效率可以很高 , 所以很多湿式双离合(非DSG)都可以做到比AT还平顺 , 这又是为什么呢?


【小筱说育儿|AT变速箱和干式双离合变速箱差距太大!】



答案:决定齿轮组结构的变速箱换挡是否平顺的因素 , 不是用液力变矩器或湿式双离合 , 而是换挡时间的控制!换挡时需要切断发动机与变速箱的连接 , 为齿轮减速后才能分离与结合 , 否则就会打齿造成损伤 。

那么换挡分离发动机的过程如果时间太长 , 发动机的转速就会回落很多;换当前假设为2000rpm , 换挡再结合后的转速为1200rpm , 低转速转化的功率能实现的车速 , 比换当前的滑行车速还要低 。 但是功率又超过了滑行的惯性力 , 结果则是发动机出现短暂的“发动机制动” , 制动刹车的一瞬间就等于顿挫 。 所以只有缩短换挡所用的时间才能做到平顺 , 怎样做到呢?





AT与湿式双离合都能做到换挡速度非常快 , 但湿式双离合普遍可以更快;因其两组离合器分别控制两根动力输入轴 , 换挡时分离前进挡是由一根输入轴操作 , 此时另一个输入轴做好半联动而预计结合的准备 , 分离的瞬间结合结合前进挡 , 换挡时间就会更短 。 那么换挡过程转速回落的程度也就会更低 , 所以换挡过程也就会更加平顺 。

在换挡平顺方面实际上是湿式双离合比AT有优势 , 早期的顿挫问题主要是低速行驶时 , TCU控制单元容易出现升降档意图的误判;简单的换挡动作因纠错而变得复杂 , 换挡时间延长所以才会出现顿挫 。 但随着技术的沉淀已经基本解决了这个问题 , 目前除了DSG或麦格纳格特拉克略差一些以外 , 一线自主品牌的湿式双离合大部分超越了同级别的AT竞品 。





说明:对于轿车、SUV、MPV等车型而言 , 优秀的湿式双离合是不比主流AT变速箱差的 , 不论在耐用性还是换挡平顺性方面都可以这样评价 。

但是燃油动力越野车确实更适合AT , 因其低速脱困起步的操作概率比较高 , 用湿式双离合也难控制磨损;用液力变矩器能有效控制磨损 , 所以越野车型涵盖皮卡都仍以AT为主 。 但随着混动技术的普及 , 未来的插电混动和增程式越野车也不需要AT了;因其使用的单速比减速器耐用性更高 , 未来的两大主流变速箱应当会是湿式双离合和减速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