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前进:人的神经系统与汽车技术体系完美融合,需要三个阶段( 三 )


驾驶考试的第三项是路面规则考核,包括加减挡、直线行驶、超车并线、路边停车、掉头等技术 。负责这个项目的教练可能会脾气不好,我遇到的教练属于这种类型 。他的年龄比我年轻,坐在副驾驶上,脸色阴沉,厉声大喊:“向左向左……向右向右……加挡加挡加挡……松油门,松呀,你赶紧松呀……” 。这同样是一种策略,即要用坏脾气逼着我赶紧考完,否则一次次补考耽误时间,影响培训效率 。很多学员只练了四五次就上考场,勉强通过,但对于行车注意事项以及车与路的关系一知半解,驾校学习与道路驾驶处在分裂状态 。
这是一种非日常化的风格,在很多方面违背了日常生活的真实性,进而走向日常生活的反面 。2015年6月,我极为顺利地通过了驾校考试,并在理论意义上清楚地知道如何通过十字路口和人行横道、如何避免与行人相撞,如何加速、减速、换挡,但在实践意义上,我不知道如何应对汽车在道路上的各种状况 。鉴于此,在购买汽车之前,我通过网络平台联系了一家汽车陪练公司:“您要预约什么车型、手动挡还是自动挡、时间、地点……好的,司机会提前一小时跟您联系” 。
陪练是驾校学习模式与日常道路驾驶模式之间的分裂状态所造就的一个新职业,也就是针对那些在法律意义上已经成为明确的驾驶主体、却无法承担这种功能的人 。在约定的时间和地点,一辆白色的型汽车在我旁边停下,右前侧车窗玻璃降下来,一个五十岁左右的男人问我是不是预约了陪驾 。我将右手伸入车门把手,轻轻向外拉,电子-机械锁开启,我坐进这辆手动挡汽车的副驾驶位置 。正前方的塑料饰板上贴着陪练服务规则,教练员需要遵守的“7个禁止”和“8个必须”:
禁止暗示学员请客吃饭送礼,禁止辱骂、讽刺学员,禁止玩忽职守,禁止无故迟到,禁止引导学员做不标准、违法的行为,禁止马虎、急躁、敷衍,禁止有损公司形象和名誉 。
必须提前半小时与学员沟通,必须礼貌待人、耐心回答问题,必须因人施教、合理安排课程,必须仪表规范、着装统一,必须出车前检查、车内清洁,必须总结并告知学员的缺点,必须回访学员学习情况,必须服从学员的意见和建议 。
汽车进入主路前,我与陪练员交换位置 。他的行为和语言逻辑不同于驾校教练,始终在和颜悦色地解释,容忍挂挡时机把握不好而引起的耸车现象 。在他的催促下,我进入城市主干道路 。前后左右都是汽车,车速每小时五公里左右 。我的手心在出汗,双腿在轻微发抖 。我看起来局促不安,紧张地看着前方 。
他的右脚放在辅助刹车踏板上,不时参与刹车动作:“不用紧张,控制好油门,只要不撞到前车,我们就不怕被后车追尾” 。在一个复杂的转盘机制前,我想逃避,他要求我试一试:“打左转向灯,挂二挡,控制好油门和离合” 。左前方插入一辆车,我赶紧刹车,车辆再次熄火 。我转动钥匙,重启发动机,后面的车在等待,然后鸣笛 。时间变成了一个固体,里面像是有炙热的火 。
这是一门生意,利润是头等事,尤其是在生存竞争激烈的时代 。一个人约如果只练两个小时,这不是最佳的盈利状态,所以这家公司设计了一套系统的课程,共包含17项技巧,1000元学费 。陪驾员在这次练习结束之后给我一张彩色宣传单,希望我进入这个技术与利益机制:
了解仪盘及各种指示灯作用,熟悉挡位及换挡原理,油门、刹车、离合正确使用,掌握加速、减速时机,慢速跟车与起步停车跟车训练,左转弯、右转弯训练,进出主路、超车并线训练,通过复杂路口,过环岛,观察立交桥标识,夜间灯光使用,更换轮胎和行车前检查,正确加油,下车注意事项,车辆限号知识,高速公路行车要点,倒车入库和侧方停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