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市场“股比争夺战”将开启

  12月2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发布《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21年版)》和《自由贸易试验区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21年版)》 。根据该新版负面清单,自2022年1月1日起,我国取消乘用车制造外资股比限制以及同一家外商可在国内建立两家及两家以下生产同类整车产品的合资企业的限制 。
  此前,我国已先后放开专用车、新能源汽车和商用车股比 。按照2018年6月发布的《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18年版)》,汽车制造业对外商投资的限制实施了三年开放过渡期 。其中,2018年取消专用车、新能源汽车股比限制,2020年取消商用车外资股比限制,同时取消合资企业不超过两家的限制 。2022年,乘用车合资股比限制又在实施了27年后正式全面“开闸”,这意味着我国汽车行业将实现完全对外开放 。

中国汽车市场“股比争夺战”将开启

文章插图
  早些年的股比限制政策,主要是由于国内汽车产业发展尚处于初期阶段,市场规模不大、国内外企业之间互担较大风险 。政策对于引进国外技术及资金、平衡国内外企业关系与利益,以及培育成熟供应链和整车制造体系起到重要作用,同时也促进跨国车企在华发展和全球汽车产业规模的大幅提升 。据第一财经报道,在市场换技术的产业政策下,外资车企通过与国内大型汽车集团组建50:50合资公司进入中国市场 。合资企业的利润反哺,使得国内汽车公司摆脱亏损,有资金进行自主乘用车的投入,以及承担自主乘用车业务持续的亏损 。
  北京市京都律师事务所-李嵩律师表示,1994年我国设置外资持股比例50%的上限后近30年时间里,该政策对于国内汽车工业起到很大保护作用,也对国内车企的迅猛发展提供了便利 。不过竞争更有利于优胜劣汰,去伪存精 。放开外资股比将有助于激发市场活力,通过竞争促进国内车企改革,调整,进而促进整个产业升级 。
  如今股比全面放开,虽然更便于外方在华独资以及合资企业占绝对控股地位,但外资企业是否会抛开中方企业独自发展需考虑较多因素,而合资股比结构其实是中外双方在合资企业中不可被替代价值附加的度量 。在已经构建好的成熟中外合资企业模式下,进行重组和重新谈判,也并非完全没有成本和风险 。
  12月29日,据经济观察网报道,股比限制放开后,合资公司的股权变动之所以引人关注,主要是因为传统合资车企一直是国内汽车集团的“利润奶牛”,同时,基于中国汽车市场的规模巨大和持续增长潜力,外方也将中国合资公司视为重要利润输出平台 。可以预计,随着股权限制正式放开,合资方的股权争夺战或将集中开启 。
  从华晨宝马掀起“股比争夺战”
  2018年,根据宝马集团和华晨汽车集团为进一步扩大合作范围在沈阳签署的合资协议,宝马集团将以36亿欧元收购双方合资公司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的25%股权 。这意味着,宝马集团在双方合资公司华晨宝马的持股比例由50%扩大至75%,从而扩大控制权 。宝马将成为华晨宝马的最大股东,也将成为首个控股合资车企的跨国豪车品牌 。
  除了股权结构的调整,宝马集团和华晨汽车集团还将进一步延长华晨宝马的合资协议至2040年 。宝马集团董事长科鲁格曾表示:“我们将继续落实宝马集团在中国的发展战略 。通过持续的投资,以及在电动汽车领域的研发和生产,我们坚信中国市场是实现业务持续增长的重要市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