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车新势力陆续递交2021年度销量答卷( 四 )


  根据规划 , 岚图汽车拟在三年内形成跨SUV、MPV、轿车的三个品类矩阵 , 每年向市场投放不少于一款新车型 , 扩展高端电动汽车产品阵容 。同时 , 岚图正在加速渠道布局和服务网络拓展速度 , 预计2022年 , 岚图空间将增加到超100家 , 覆盖48座城市 , 交付服务中心增至40家 , 覆盖40座城市 。
  北汽新能源旗下高端品牌极狐起步虽早于极氪和岚图 , 但其月销量近期才首次突破千台 。数据显示 , 2021年12月 , 极狐汽车销量为1186辆 , 环比增长76% , 同比增长696%;2021年该品牌全年累计销量为4993辆 。其中 , 极狐阿尔法S华为HI版在当月刚开启小规模的内部交付 。与华为的合作帮助极狐补齐了在智能化领域的短板 , 还将提供销售渠道和品牌背书 。这款车型若能正式进入终端交付 , 极狐销量有望得到一定起色 。
  此前 , 北汽蓝谷在上海车展发布“极狐全球合作伙伴战略”后 , 并启动了“绿洲计划合伙人”招募欧洲汽车经销商 , 但截至目前极狐还未公布其全球化战略的具体进展 。对此 , 北汽蓝谷方面回应称 , 公司将综合考虑疫情对经济及出口成本等等影响 , 适时推进极狐欧洲计划 。
  值得一提的还有成立时间更早的广汽埃安 。该品牌在2021年全年销售12.37万辆 , 同比增长119% , 超额完成年销目标 。去年8月 , 广汽集团宣布埃安混改计划 , 对其进行内部资产重组 , 使其实现“研产销”一体化 , 形成面向市场的独立经营能力 。届时 , 广汽埃安的资本结构、经营模式将更接近于其他新成立的“创二代”品牌 。
  此外 , 上汽集团旗下高端品牌智己汽车的首款车型即将在今年上半年启动规模化交付;背靠长安汽车、华为和宁德时代的阿维塔科技将在今年第三季度量产交付;长城旗下沙龙品牌首款车型机甲龙也将在这一年上市并实现交付 。孵化自传统车企的“创二代”纷纷加速扩张 , 向造车新势力发起反击 , 可以预见 , 2022年智能电动汽车赛场的竞争将更加激烈 。
  跨界势力涌入赛场
  在造车新势力、传统车企之外 , 智能电动汽车赛道还涌入一批跨界造车的“新面孔” 。
  最受瞩目的是小米汽车 。2021年3月 , 小米正式官宣造车 。掌舵人雷军表示 , 造车是自己人生中的最后一次重大创业项目 , 愿意押上人生所有战绩和声誉 , 为小米汽车而战 。不仅如此 , 小米汽车不寻求外部融资 , 而是由小米集团全部出资 , 支持其发展 。雷军还称 , 到2020年底 , 小米有1080亿元现金储备 , 拥有1万多人的研发团队 , 有完善的智能生态 , 有足够底气造车 。
  随后 , 小米汽车进入紧锣密鼓的筹备阶段 , 包括投资禾赛科技、纵目科技、赣锋锂业、黑芝麻智能等一批供应商;大规模地启动招聘工作 , 将团队扩充至500人以上;公司总部落户北京亦庄 , 将在北京经开区建设小米汽车总部基地、销售总部和研发总部 , 分两期建设年产量30万辆的整车工厂 , 其中一期和二期产能分别为15万辆 , 预计2024年首款车将下线并实现量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