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不好手机的公司 真的能造好车吗?( 三 )


  其实 , Jim Rowan的老东家戴森 , 也曾造过车 。早在2017年 , 戴森就曾官宣造车 。历经近三年时间 , 上百名工程师、科学家和设计师的共同努力 , 总花费超200亿元 , 最终却因“在商业上不可行”而被迫终止 。
  消费电子企业造车 , 戴森并不是第一家 , 也不会是最后一家 。中国空调龙头企业格力 , 几年前在其掌门人董明珠的带领下高调入局造车 。但是 , 作为“门外汉”的董明珠显然选错了合作伙伴 , 并且因过度自信而押错技术路线 。尽管格力最后成功入驻银隆新能源 , 但格力和董明珠早已错过了最佳的造车风口期 。
  但戴森和格力的失败例子 , 并未吓退其他跃跃欲试者 。去年 , 手机巨头华为和小米纷纷宣布开启汽车业务 , 曾高端官宣造手机的360 , 也在2021年投资哪吒汽车 , 正式入局新造车领域 。
  此外 , 苹果也正公开寻找为其代工生产汽车的合作伙伴 。但是 , 直到目前苹果造车项目仍未有新的进展 , 代工合作方仍悬而未决 。华为分别与极狐和赛力斯合作打造的新车 , 也因销量持续低迷备受质疑 。
  如今 , 仅有小米汽车的造车业务正紧锣密鼓地推进中 。
  被称为现代工业皇冠上的明珠的汽车产业 , 其制造难度较消费电子产品更难 。马斯克就曾表示 , “与手机或智能手表相比 , 汽车非常复杂” 。从戴森、格力、苹果和华为的“造车”经历来看 , 消费电子企业跨界汽车领域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
  尤其 , 索尼、LG、格力与360等造车“新势力” , 都曾经追逐过造智能手机手机的风口 。如今 , 或是挣扎或已退出的消费电子企业再入局造车 , 会否重演当年“悲剧”?
  但是 , 这并不能阻止汽车向消费电子产品转型 。此次沃尔沃对新掌门人的选择 , 表明了车企对汽车未来转型方向的预判 。
  据行业预测 , 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在700万-900万辆之间 , 2030年约为1700万-1900万辆 。而保有量方面 , 2030年新能源汽车将接近1亿辆 , 2040年接近3亿辆 。伴随电动化而发展的智能化 , 其市场前景十分可观 。
  何况 , 无论造车消息真假 , 都对提振陷入增长泥沼的科技巨头们的股价有着不小的帮助 。LG宣布与麦格纳成立汽车零部件公司后 , 其股价最高涨幅达30% 。索尼在CES上发布VISION-S 02后 , 其股价也大涨超过5% 。
  其实 , 刚过去的2021年 , 汽车向消费电子产品的转型已经有明显的趋势 。OTA升级、语音控制、手机遥控、车机互联、手势控制等人工智能技术在汽车上的应用 , 已经成为行业的主流 。而这些功能正是消费电子产品与汽车的全新结合 。
  此前 , 阿里巴巴以互联网汽车切入汽车领域 , 打造了专用于汽车的斑马网络车机系统;百度以自动驾驶为切入点 , 开拓智能汽车市场 。之后华为也同样以鸿蒙系统的自动驾驶解决方案踏足汽车领域 。此外 , 腾讯同样以集成了娱乐、即时通讯工具等应用的车机系统 , 抢占车内控制屏 。
  互联网和科技企业对汽车产业的渗透 , 已经从网络化向智能化转移 , 因此消费电子企业加入汽车领域成为必然 。不管是消费电子企业向汽车拓展 , 还是汽车向消费电子转型 , 智能化将加速两个产业的互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