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蔽墙”即将倒塌?


“屏蔽墙”即将倒塌?

文章插图
图片来源@unsplash

钛媒体注:本文来自于界面新闻,作者丨佘晓晨,编辑丨宋佳楠 文姝琪,钛媒体经授权发布 。
伴随一声“整治”令下,互联网巨头长达十多年的“柏林墙”要被推倒了 。
9月17日,腾讯对外公布了关于“互联互通”第一阶段进展 。腾讯表示,自9月17日起,用户升级最新版本微信后,可以在一对一聊天场景中访问外部链接 。对于群链接,由于涉及广大接收方用户,之后将继续开发功能便于用户自主个性化选择 。
此番变化之下,根据最新修订的《微信外部链接内容管理规范》,微信整体外链开放原则为:防止出现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行为;防止出现过度获取用户隐私、危害网络信息安全与数据安全的行为;防止出现过度营销、诱导分享等有损用户利益的行为;坚持用户为本,将更多选择权交给用户 。
微信对外链态度的变化,来自于一场面向互联网的“整治” 。
9月13日,针对整治互联网平台“屏蔽外链”的问题,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发言人、信息通信管理局局长赵志国在国新办的一场发布会上表示,目前工信部采取了行政指导会等多种形式,进一步帮助企业认识到,互联互通是互联网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让用户畅通安全使用互联网也是互联网行业的努力方向 。同时,也要求企业能够按照整改要求,务实推动即时通信屏蔽网址链接等不同类型的问题,能够分步骤、分阶段得到解决 。
这是一周之内,工信部第二次谈及“屏蔽外链”问题 。9月9日下午,工信部有关业务部门曾召开“屏蔽网址链接问题行政指导会” 。会上,工信部提出有关即时通信软件的合规标准,要求限期内各平台必须按标准解除屏蔽,否则将依法采取处置措施 。
在中国互联网的历史长河中,互联网巨头们屡屡上演“相互封杀”战,一些产品和公司常因此被削弱竞争地位,甚至淘汰出局 。
而从去年开始,国家监管层面开始不断释放出大力加强对互联网平台反垄断审查的信号,尽管在具体的行为上还未有落地的规制,但此番整治意味着,以腾讯和阿里为代表的巨头,将无法在自家地盘内屏蔽其他平台,真正的“互联互通”或成为现实 。
漫长的对抗 回顾中国互联网发展的进程,以“开放”为标签之一的互联网行业,很早之前就开始了“屏蔽”的行为 。
2008年9月,阿里巴巴旗下的淘宝网推出最新一期消费者保障计划,屏蔽搜索引擎百度被列入其中 。当时,淘宝方面表示,通过对不同搜索引擎进行不同程度的屏蔽,可以杜绝不法商家利用竞价排名、搜索优化等手段骗取消费者信任,并对优秀卖家进行鼓励 。
一个值得玩味的背景是,当时的百度即将推出C2C产品 。时任百度电子商务事业部总经理的李明远向媒体表示,“这是淘宝作为一个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下意识的自我保护行为 。”
而之后,这种“自我保护”不仅不设期限,防范网还在不断扩大 。除了头部企业之间的竞争,中小企业创业者也饱受“屏蔽”之苦——2012到2013年,淘宝封杀了返现模式,因此影响了返利网、美丽说和蘑菇街等导购网站 。
2012年11月21日,淘宝联盟发出通知称,从2013年1月1日起不再支持针对淘宝站内(包括天猫和淘宝集市)购物返现金给会员或买家的淘宝客模式,只支持返积分、返实物、优惠券等非现金方式 。对此,淘宝联盟方面表示,这是由于目前部分“返现金”类型淘宝客网站在宣传上夸大返现金额、延长返现账期、故意设定众多限制不返利,侵害了消费者利益,并影响到了商家价格体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