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蔽墙”即将倒塌?( 二 )


话虽如此,阿里官方数据显示,淘宝曾有接近10%的流量来自上述导购平台,2012年导购网站从淘宝分成超过6亿元 。对于依赖导流业务的“蘑菇街们”而言,这一举动无异于被掐断了“主动脉” 。
与此同时,阿里和腾讯之间的“屏蔽之战”愈演愈烈,并且持续至今 。
2013年8月,淘宝发布公告称,将在一个月内全面屏蔽外链二维码图片,理由是出于用户安全的考虑 。同年11月,阿里旗下的社交产品“来往”指责微信封杀其链接,对此,微信称,“来往”通过发布疑似钓鱼特征的链接触发了微信后台的自动保护机制 。
之后,手机淘宝又关闭了从微信跳转到淘宝商品和店铺的通道,当用户从微信点击进入淘宝页面时,会跳转到手机淘宝的下载页面 。
腾讯官方当时的回应是,微信、易信、Line,包括阿里自家出品的“来往”,业界每个通信社区类App都会有用户发表的链接 。淘宝这种强制封杀的做法,伤害了用户的沟通体验,令人遗憾 。
【“屏蔽墙”即将倒塌?】在双方酣战之时,各家支持的产品也被划分成“阿里系”和“腾讯系”两个阵营:虾米音乐把分享到微信的功能改为分享到“来往”;新浪微博新版手机客户端取消了分享到微信的功能,取而代之的是“来往” 。此外,淘宝、盒马和饿了么都隐藏或取消过微信支付;“腾讯系”的腾讯视频、京东、美团等也对支付宝采取过类似的封禁 。
对于手握流量的互联网巨头来说,封禁外链摇身变成了一种维护自身竞争地位的手段,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加强了“垄断”,影响中小企业的发展 。一个令人印象颇深的例子是,在2014年的出行大战中,微信屏蔽了快的和Uber的红包链接 。当时,快的打车方面称,2014年11月21日开始,快的打车红包分享功能被腾讯封杀,“与腾讯有战略合作的滴滴打车则并未受到影响” 。
十多年过去,新的巨头字节跳动又加入了这场多方的对抗 。今年6月,字节跳动官方表示,腾讯从2018年3月开始屏蔽和封禁字节跳动旗下产品,抖音链接无法在微信中直接打开 。而腾讯则表示,此前在字节跳动旗下产品上任何提到微信、QQ、微视等字样或链接的内容,都会被“封杀” 。至今,“头腾大战”还未得出结果 。
纷纷扰扰中,中国互联网巨头之间相互屏蔽的态势并没有减弱,所谓的“开放”也大多是有条件的选择性行为,任何一方都不愿意主动让渡手中的“蛋糕” 。
但如今,他们可能不得不告别靠“屏蔽”壮大地盘的旧时代了 。
监管落地在9月13日的发布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发言人、信息通信管理局局长赵志国表示,今年7月,工信部启动了为期半年的互联网行业的专项整治行动,主要对扰乱市场秩序、侵害用户权益、威胁数据安全、违反资源和知识管理规定等4个方面8类问题进行集中整治,屏蔽网址链接是这次重点整治的问题之一 。
赵志国强调,无正当理由限制网址链接的识别、解析、正常访问,影响了用户体验,也损害了用户权益,扰乱了市场秩序。对于整改不彻底的企业,工信部将依法依规采取处置措施,整改一批典型违规行为,查处一批典型违规企业 。
实际上,对于“屏蔽网址链接”的治理也诞生于反垄断的大背景之下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数字经济与法律创新研究中心执行主任许可告诉界面新闻,反垄断本身并不属于工信部的工作范围,此次要求更多的是站在行业发展的角度,对这个问题作出一些规制 。
“全世界对于平台经济的管理都是从两个层面展开的,第一个是反垄断,第二个是行业主管部门的行政规制 。”许可称,过去一年多,反垄断慢慢成为国家干预市场竞争的一个工具,主要是做结构性的规则制定,监管则是针对企业行为 。尽管两者之间有很大的差异,但反垄断和规制是可以并用的,以此来推动平台经济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