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个技巧帮助孩子正确发泄和表达情绪

01帮助孩子认知情绪
管理情绪的第一步 , 就是能识别出自己的各种情绪 。 我们可以随时指出孩子的各种情绪:激动、失望、自豪、孤独、期待等等 , 不断丰富孩子的情绪词汇库 。
现在很多家长都能有意地去跟孩子共情 。 其实 , 共情的一个功能就是帮助孩子认识到自己当时的具体感觉 。 需要提醒的是 , 有时当孩子很生气时 , 他会对这种情绪识别也很反感 , 完全不听 。 我们可以先让他自己冷静下来 , 等孩子平静后 , 再回过头来跟他聊聊刚才的感受 。
孩子能识别出的情绪越多 , 他就越是能清晰地表达出来 , 而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情绪 , 这就是处理情绪的开端 。 能表达 , 他才能沟通 , 才能想办法 。 有时 , 只需表达出来 , 情绪就解决了 。
10个技巧帮助孩子正确发泄和表达情绪
文章图片
02跟孩子一起品味美好事物
前面讲积极情绪时说 , 我们应该刻意地多去关注生活中的美好事物 , 这样给自己增加积极的元素 。 具体该怎样做呢?
品味美好 , 有很多方法 。 比如 , 随时给孩子指出值得品味的各种细节 。 生活中的点滴很容易被忽视略过 , 我们指给孩子看 , 就是在延长这些瞬间、扩大这些细节 。
每天放学时 , 我们常常看夕阳的颜色 。 有时是粉红的 , 她就说是草莓味的;有时是金黄色的 , 她就说是橙子味的 。 这两天刚下过雪 , 我和女儿回来时 , 路上都是冰 , 很滑 , 一路走得很艰辛 。 她倒是很乐观 , 说灌木丛上都是棉花糖 。 我们又一起感受脚下的碎冰 。 我们想象一个冰雪王国 , 想象自己住在里面 。 她发现薄冰下面有气泡 , 就去踩踩 , 气泡就动一动 。 我又抱她摸树上的冰挂……我希望她忽略路不好走的事 , 把这些点滴的美好存到心里 。
品味美好的另一个方法是 , 存储记忆 , 延长美好 。 就是说 , 给好事拍照、录像、写日记记录、存档 , 经常跟孩子一起看 , 回顾这些美好的瞬间 。
另外 , 要提高品味的质量 , 就要培养孩子全神贯注、心无旁骛地做事情的习惯 。 现在的生活节奏快 , 小孩耳濡目染 , 都能跟大人学会做事情时合并几件事 , 这样似乎提高了效率 , 但实际上养成了分心的习惯 。 专心地吃饭、打电话、走路 , 我们都可以从中感受到更多 。
品味美好的另一个重要方法就是分享 。 我们都知道 , 不能强迫孩子去分享 。 鼓励孩子主动分享 , 他才能感受到其中的乐趣 。 小孩之所以有时不愿意分享 , 是因为他对所有权还缺乏安全感 , 逻辑思维能力也有限 , 对环境感到不可控、难以预期 。 这些大人都要理解 。
其实很小的孩子也可以有主动分享的行为 。 我女儿和幼儿园的小朋友们经常互相分享吃的 。 在家里 , 吃水果她都能先给大人分一圈 , 有什么好东西她也主动拿给大家看看 , 虽然有时很有保留的样子——只给你看一秒就收回去了 , 或是只许看不许摸 。
分享好东西 , 把美好加倍 , 我觉得这是存在于人的天性中的 。 孟子教育齐宣王:“独乐乐 , 与人乐乐 , 孰乐?”齐宣王都承认 , 跟人共同欣赏音乐更好 , 而且人越多越好 。
10个技巧帮助孩子正确发泄和表达情绪
文章图片
03随时肯定正向的性格和品格
我们平时少看孩子的所谓缺点和错误 , 以及能力上的种种不足 , 多去发现孩子这些优秀品格的表现 , 一旦发现 , 就及时肯定 , 这样久了 , 孩子就会更多地朝这些方向去发展 。
现在的家长们对能力上关注过多 。 我们可以这样想 , 孩子长大后 , 哪样能力有机会得到发挥 , 这很难说 , 但好的性格和品格却是处处有用的 。 能力有可能被埋没被荒废 , 但性格和品格却永远不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