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解释:最孝顺的孩子,为何偏偏不是父母最喜欢的

孝心是稍纵即逝的眷念;孝心是无法重现的幸福;孝心是一失足便成千古恨的往事;孝心是生命与生命的交接的链条,一旦断链,永无连接——摘自网络语录
首卷语:
前几天在某乎上看到这样一段话:“养育孩子 , 是父母的义务 , 是责任 , 是本份 , 是天经地义;不是恩赐 , 不是情份 , 不应求回报 , 不是传宗接代的工具 , 不是养儿防老的保障品 。 ”
人们从来到这个世界上再到人生终点的时候 , 在这个过程中会接触到很多的人 。 有至交好友还有相伴一生的爱人 , 可是这么多阶段的人生经历里面 , 能够全程地爱你恐怕只有父母了 。
父母是这个世界上给予我们生命的人 , 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的一切 , 都是父母用辛勤的劳动和付出换来的 , 他们不求孩子们有多么富有 , 只希望你能健康快乐的成长 。
古语说:“百善孝为先 。 ”意思就是说,孝敬父母是我们人类各种美好品德中最为重要和占第一位的品德 。 所以 , 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是每个子女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
心理学解释:最孝顺的孩子,为何偏偏不是父母最喜欢的
文章图片
说道孝顺我想大部分的子女们应该是都能做到的 , 但不知道大家是否有过这样的情况 , 就是自己总是费心劳力的孝顺父母 , 可是自己却总是不受父母待见!
其实这种情况在家里有两个孩子的时候 , 对比是非常明显的 。 尤其是家里有一个是男孩子的时候 , 这种状况就更不用说了 。
给大家举个例子:
有的家庭里面是两个孩子 , 大孩子在与父母相处的过程当中 , 自己可能尽心尽力 , 任何事情都会替父母着想 。
而家里的小孩子可能会在这方面做得稍微差点 , 有的甚至只会自顾自地享受 。 但家里的父母依然会对小的孩子更加的宠爱 , 时常会忽略了大孩子为父母们付出的辛苦 。
从上面的例子不难看出家里的大孩子再孝顺 , 父母依旧还是会喜欢家里排辈小的孩子 , 其实这种心理源于两点:
心理学解释:最孝顺的孩子,为何偏偏不是父母最喜欢的
文章图片
第一点:老一辈固有的宠爱小辈思想
这一点家里有两个孩子的会深有体会 , 在小的时候家里就我们一个孩子的时候 , 家里所有长辈的宠爱都会集中在你一个人的身上 。
但是 , 当父母想给家里再增添一个弟弟妹妹的时候 , 你的家庭地位就会在无形中产生变化 。 即便是父母会和大孩子承诺过不会偏心 , 但是毕竟新成员是你的小辈 , 也是非常需要保护的人 。
而且 , 长辈们都是以有一种护小的心理 , 认为你是大孩子就应该有大孩子的样子 。 所以在大人们看来你作为老大 , 付出的多一些是正常的 。
心理学解释:最孝顺的孩子,为何偏偏不是父母最喜欢的
文章图片
第二点:大孩子没有小的孩子会“疼爱父母”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家里大部分的小辈都会在父母面前“撒娇” , 父母也是需要精神慰藉的 。 而这一点上大孩子也确实比不上小点的孩子 , 所以父母对家里的小孩子自然是喜爱的 。
这就好比在公司上班 , 一个员工会说话 , 另一个就嘴笨属于老黄牛 , 如果你是领导你更喜欢哪一个呢?很显然是喜欢嘴甜会说话的员工 。
基于以上两点就算大孩子在孝顺 , 也抵不过家里小尾巴的“甜言蜜语”来的实在 。
除此之外有些孩子太孝顺 , 不能得到大人的认可也有其他的原因 。 有的时候未必是真的大人的原因 , 有可能也和自身因素有关系 。
心理学解释:最孝顺的孩子,为何偏偏不是父母最喜欢的
文章图片
一、话少行动多
常言说得好:能说会道的孩子有饭吃 。 但是在我看来能说会道的孩子更容易博得父母的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