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气管炎中医治疗效果好


急性支气管炎或急性气管支气管炎在婴幼儿时期发病较多、较重,常并发或继发于上下呼吸道感染,为麻疹、百日咳、伤寒及其他急性传染病的一种临床表现 。发生支气管炎时,气管大多同时发炎,如果涉及毛细支气管,则其病理与症状均与肺炎相仿 。
胸部罗音或粗或细,大多是中等湿罗音,主要散在下胸部 。咳出分泌物后,罗音可暂时减少 。偶因支气管内积痰太多,呼吸音可减低,但咳出痰液后,呼吸音即恢复正常 。重症支气管为与肺炎早期难以鉴别,如听到较深罗音或捻发音,咳嗽后罗音无明显减少时,应考虑肺炎作胸部X线检查以确诊 。
中医治疗急性支气管炎或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患儿有很好的效果,中医称本病为外感咳嗽,由于致病因素不同,临床分为风寒咳嗽、风热咳嗽和实热喘 。治法以疏风散寒、清热宣肺、降热平喘为主 。可结合临床辨证施治 。
(1)风寒咳嗽:以突然咳嗽,声咳急频为主,痰稀薄、鼻塞、流清涕、咽痒或伴、恶寒或不发热、苔微白,脉浮 。治以辛温解表,散寒止咳 。常用苏散加减 。
处方举例:
杏仁6g,苏叶3g,前胡9g,半复6g,牛蒡子6g,生姜3片 。
(2)风热咳嗽:咳嗽不爽,痰以黄粘稠为主,咽红口干,鼻塞流黄涕,或伴发热有汗,舌苔身微黄白,脉浮数 。治以辛凉解表,宣肺止咳 。常用桑菊饮加减 。
(3)实热喘:除上述症状外,患儿发热较高,同时伴有顺喘憋 。治以宣肺化痰,降逆平喘 。常用麻杏石甘汤加减 。
处方举例:
麻黄3g,杏仁6g,生石膏15g,甘草3g,青黛3g,苏子6g,莱菔子9g,可随症选加药物1~2味:①表邪重时加菊花9g,鲜芦根15g 。②热重时加黄芩6g,银花9g,连翘9g 。③咳嗽重时加前胡9g或百部9g 。④喘重时选加郁金6g,()9g或生赭石1g 。⑤痰多时加葶苈子9g,蒌仁9g 。
笔者最近用纯中药治疗两例患儿收到很好效果 。
病例一
胡某,男,3岁,2009年2月28日就诊 。
一周前患感冒,继发咳嗽,在某医院经静脉滴注抗生素数日,症状不但不减,反而加剧 。转诊中医,症见咳嗽气急,频咳不断,声哑顿闷,精神困顿,目睛不慧,大便三日未行,小便亦少,舌质稍红,苔厚,指纹浮紫 。辨为外感风寒,肺气不宣,治以疏风散寒,宣肺止咳 。
麻黄4克,杏仁8克,桂枝6克,甘草5克,法半夏6克,陈皮5克,橘络6克,冬花5克,苏子5克,茯苓6克,2剂,水煎服,每日1剂 。
服2剂后,咳嗽锐减,大便通畅,精神活泼,饮食渐旺,家长携子来复诊,其喜悦神情溢于言表 。再拟陈皮6克,茯苓6克,法半夏5克,甘草3克,建曲6克,2剂,随访临床治愈 。
病例二
王某,3岁,男,2009年3月2日就诊 。恶寒身重,头痛,鼻塞流涕,频咳,舌苔薄白,指纹浮红 。曾服西药消炎止咳效不显,求治中医,辨为风寒闭肺,治宜辛温开肺 。
麻黄4克,桂枝5克,杏仁6克,冬花5克,前胡5克,甘草4克,羌活6克,紫苑5克,2剂,水煎服,每日1剂 。
连服3日病愈 。
按《童婴百问·咳嗽》:“然肺主气,应于皮毛,肺为五脏华盖,小儿感于风寒,客于皮肤,入伤肺经,微者咳嗽,重者喘急 。肺伤于寒,则咳多痰涎,喉中鸣急;肺伤于暖,则咳声不通壅滞,伤于寒者,必泄壅滞”,上述二案均为小儿感于风寒,客于皮肤,入伤肺经发为咳嗽 。
例一,感于风寒,数经补液抗炎,使寒而寒,雪上加霜,寒伤营而闭郁无汗,令肺气闭郁不宣,清肃之令失常,气道不利,肺气上逆则发为咳嗽 。故用麻黄汤(麻黄、桂枝、杏仁、甘草)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法半夏、陈皮燥湿化痰,橘络剔化络痰,冬花润肺止咳;茯苓健脾利湿,苏子降气行痰兼能润大便,助肺气之肃降 。辨证精,用药狠,故收桴鼓之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