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莫把霰粒肿当“针眼”


最近,两岁的奇奇右眼微肿,经仔细查看,下眼皮上竟有一粒“针眼”一样的疙瘩 。因为孩子太小,家长在家给孩子热毛巾敷眼 。
谁知一周后,肿块长到毛豆大,还开始化脓 。到医院一查,原来是霰粒肿继发感染 。由于就诊不及时,还可能需要开刀治疗 。不少家长以为,“小疙瘩”就是“偷针眼”,等到脓头破了自然会好 。其实不然,这种“疙瘩”并非全是“针眼” 。专家提醒,麦粒肿和霰粒肿都是本季儿童常见眼病,极易混淆,要注意及时就医 。
有无痛感可分辨麦粒肿和霰粒肿
麦粒肿俗称“偷针眼”,表现为眼睑局部腺体出现急性化脓性炎症 。发病原因包括细菌感染引起红肿发炎,初起时痒感逐渐加剧,眼睑水肿充血,且有胀痛或压痛 。而霰粒肿则是由于睑板腺导管堵塞,分泌物不能及时排出形成的囊肿,慢慢发展成为一种慢性肉芽肿性炎症,不红不痛,但持续时间可长达数月 。儿童医院眼科吉桂芳主任说,孩子长了霰粒肿,早期症状并不明显,肿块有时候比米粒还小,更不容易发现 。
【家长莫把霰粒肿当“针眼”】家长常常是在孩子闭眼时,才发现眼睑表面皮肤隆起 。如果不仔细观察,很容易造成疏漏 。在家长自行检查时,可让孩子闭上眼睛,用手指触摸眼皮,则会发现有圆溜光滑的小疙瘩 。当翻转眼皮时,可在相应位置见到微微隆起的暗红色圆形病灶 。简单来说,触摸患处有无痛感,是分辨麦粒肿和霰粒肿的简易方法 。但如果霰粒肿合并细菌感染,早期症状则会与麦粒肿相似 。
如果家长发现孩子眼皮有肿胀,且有增大趋势,应及时就诊,不要延误治疗良机 。
脓头未形成之前可热敷
麦粒肿和霰粒肿在治疗上都可以采用热敷 。吉桂芳主任提醒家长,孩子得了麦粒肿后要注意,在脓头未形成之前可热敷,每日3至4次,以促进化脓,轻的炎症可在热敷后完全消失 。早期虽然局部轻微痒痛,但无全身不适,此时点滴抗生素眼药水即可 。
但一旦脓头出现,就应及时带孩子到医院切开排脓,不要等到自行破溃,这样可减少病儿的疼痛,以缩短疗程 。但当脓头出现时,切忌再用手挤压,更不要用脏手揉眼睛,以免将细菌带入眼内,引起感染,甚至严重的并发症,比如:眼眶蜂窝组织炎、海绵窦栓塞,甚至败血症等 。
对于小的霰粒肿,在连续热敷1至2周后,可以吸收消散 。但对于大的霰粒肿,在热敷无效时,可进行手术切除 。如果霰粒肿还伴有感染时,则应先控制炎症,然后再考虑手术 。
盲目保守治疗耽误病情
儿童医院眼科门诊近来接诊了不少霰粒肿患儿,起初往往是家长惧怕手术,一直坚持保守治疗 。还有的家长认为霰粒肿就是麦粒肿,等着孩子脓头破了自然就会好 。其实,这两种观点都不对 。
一些家长担心手术治疗会留疤痕,影响孩子日后生活,甚至认为眼睛会慢慢消肿而久拖不治,结果导致病情加重 。其中有些家长怕孩子手术时疼痛,一再拖延手术时间,最终霰粒肿发展成为霰粒肿肉芽肿从皮肤面破溃,眼睑形成较大的疤痕 。部分孩子由于皮肤面形成较大的肉芽肿,只能全麻下进行皮肤修整手术,更带来不必要的伤害 。
吉桂芳主任提醒,临床上儿童霰粒肿如果保守治疗无效,则应尽早手术 。比如:
一旦炎症加剧出现脓头,就该带孩子上医院切开脓头,放出脓液 。霰粒肿的手术治疗只需在局麻或全麻下进行,手术简便,痛苦少,一般24小时后即可恢复正常 。
注意用眼卫生、少吃辛辣可预防
儿童是很容易得麦粒肿或霰粒肿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