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病”为啥会找上儿童?( 二 )


临床发现,反复腹痛、厌食和消瘦是儿童幽门螺杆菌的三大主要症状,过去对儿童厌食一般认为是消化不良、积食所致,事实上并非如此 。许多患儿常有上腹部疼痛,位于脐上方或周围,持续时间不长,并可自行缓解的症状,以后反复出现再发性腹痛为本病特征 。
药物影响
儿童在成长的过程中难免生病,而疾病的治疗需要使用药物 。临床上最常用的药物有抗生素、解热镇痛药、激素等 。
一些药物也会对胃粘膜造成一定的损伤 。患儿主要可表现为上腹部疼痛、恶心、反酸,甚至可诱发胃出血,少数病人可伴有腹泻 。
儿童胃病?防治并重
合理安排饮食 。限制孩子频繁或过量的食用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 。鼓励孩子多食各种蔬菜和水果 。炎热季节,限制冷饮的摄入 。此外,也可服些清热降火的中成药或煎药,如夏桑菊冲剂、荷叶、紫苏、荸荠等,补脾养胃 。
针对因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胃炎、十二指肠或胃溃疡,可采用联合用药治疗 。经正规治疗后约90%左右的患者都能得到根治,临床症状逐渐消失 。?
孩子生病用药时尽可能选择对胃影响较小的药物,如果必须使用,一定要加强对胃粘膜的保护,以减少胃粘膜损伤,避免发生糜烂、溃疡和出血 。
温馨提示
学龄前或学龄儿童如伴有反复腹痛、厌食和消瘦三大症状,特别是经驱虫治疗无效者,又有下列临床症状者需要做胃镜检查:
与饮食有关的反复呕吐、嗳气、反酸、腹胀;
反复腹痛,定位不确切,可局限于心窝部,也可见于肚脐眼周围,呈间隙性,腹痛无规律性,可发生于夜间和清晨,无肠道寄生虫感染史;
原因不明的呕血或排黑便,大便隐血检验多次呈现阳性结果;
具有胃病家族史,孩子病程在三个月以上,伴有面黄、消瘦、贫血和上腹痛等症状 。
儿科医生在胃肠道疾病的诊断中会要求有上述症状的孩子去做胃镜检查,这是因为胃镜检查对确诊儿童“胃病”有较大的实用价值,且检查安全可靠,不良反应极少,很少发生并发症 。对再发性腹痛患儿,有条件者应上正规医院做电子纤维胃镜检查就可以确诊 。
一旦诊断明确,需要接受抗菌消炎药物治疗,服用保护胃粘膜的药物,临床症状在短期内减轻,数月后腹痛逐渐消失 。文/王小衡(湖南省郴州市第三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