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析“儿童结核病”


核心信息:
●咳嗽、咳痰超过2周,可能得了肺结核 。
●请到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或结核病防治专门机构就诊 。
●国家为肺结核病人提供免费抗结核药物和主要检查 。
疾病现状
儿童结核病与成人相似
儿童结核病的病因为结核杆菌,系分枝杆菌属 。我国小儿结核病绝大多数由人型结核杆菌引起,牛型者偶见 。随着抗结核药物的广泛应用,耐药结核菌株有增多的趋势,应当引起重视 。
儿童结核病与成人结核病有相似之处,也是以肺结核为主,约占儿童结核病的95%以上,肠结核和其他部位结核约占5%左右 。因儿童机体对结核菌高度敏感,当结核菌侵入儿童机体后,可引起较强烈的反应 。
小儿早期症状不典型
儿童早期结核病症状往往不典型,表现为不规则的发热、易受刺激、好哭闹、精神不振、睡眠不安、盗汗、食欲不振、体重不增,或有头痛、关节痛、咽炎、气管炎、咳嗽等 。体检发现颈部或其他体表淋巴结轻度肿大,软而有弹性,易被误诊 。
如得不到及时诊断与治疗,可能转为慢性结核中毒症,出现全身性机能障碍,表现为发育差、消瘦、体表淋巴结多群肿大、易疲劳、周期性或不规则发热,易感冒生病等 。
疾病特点
对结核杆菌高度敏感
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各个组织器官比较稚嫩,对外界侵入的结核杆菌抵抗力差,表现出与成人不同的特点 。?
首先,儿童各组织及器官对结核杆菌的高度敏感,与儿童机体的敏感性与反应性高有关 。高敏感性首先表现在肺内原发病灶周围广泛的炎症反应——病灶周围炎,一般短时间内可吸收 。?
淋巴系统广泛被波及
原发结核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之一为全身淋巴结肿大,尤其颈部及比纵隔淋巴结肿大多见,易发生干酪样坏死,甚至穿破支气管,产生支气管播散 。所以,儿童结核的常见类型之一为支气管淋巴结核 。纵隔淋巴结的广泛干酪样坏死常为慢性结核中毒症的主要原因 。?
全身播散倾向
原发性支气管感染时,机体特异性防御机制尚未形成,感染5~6周后可发生淋巴源性、血源性播散 。因此,粟粒性结核与结核性脑膜炎最常见于年龄较小的儿童,有极少部分的原发灶进一步发展,成为肺外结核的根源 。?
病灶部位特殊
病灶多在肺的外周,各肺叶底部都可发生,故原发性肺结核的结核杆菌排菌率极低 。?
年龄越小病情越重
婴幼儿由于机体防御机能薄弱,对结核病的抵抗力低下 。所以发病急,进展快,容易全身扩散,肺内病变呈大片状浸润,干酪样坏死,预后较差 。?
预后良好
原发结核一般预后良好,90%以上可自然愈合,以钙化告终 。但有少数潜伏、进展、恶化,所以原发性肺结核到青春期发病率较高,故应积极治疗,可防止结核病复燃 。
预防措施
保护儿童免受结核菌的感染
儿童结核病感染的传染源往往来自家庭成员中的肺结核病人,家庭成员或接触密切的亲属、邻居患有结核病时,特别是哺乳期的母亲患开放性肺结核时,应及早地带孩子到专科医院检查,同时要停止母乳喂养,母亲在开始治疗的2周里最好单独居住,带好口罩,不随地吐痰,加强通风、晾晒 。由于儿童防御机能和抵抗力比较差,因此及时发现和彻底治愈家庭成员中的肺结核病人是避免儿童感染结核菌的关键 。
增加对结核菌的抵抗力
新生儿接种卡介苗可以提高儿童对结核菌的特异性抵抗力,减少全身血行播散性结核病和结核性脑膜炎的发生 。我国目前依然是结核病高发区,通过接种卡介苗,预防儿童结核病,非常必要 。我国卫生部规定,新生婴儿应尽早接种卡介苗,在城市为出生24小时内(早产儿除外),未能及时接种的,应到当地的结核病防治所或疾病控制中心补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