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期疾患的目的是什么?


儿童期疾患的目的是什么?
父母带着孩子来看医生时,有时他们所提出的问题,是属于一个更大的架构下,需要长篇回答的问题 。在这些问题当中,有些是关于某些特定疾病的意义或目的 。本章我们将通过典型的儿童疾患来探讨这个议题 。
1.意义和发展
疼痛和受苦的经验能够丰富人类的生命或是指向新的发展可能性,这在动物身上是不会发生的 。因为成熟动物的行为,几乎完全顺应它所处的环境,所以生病或是经历痛苦并不能让一头狮子成为更完美的狮子,或是让一只狗变得更像狗 。相较之下,生命旅程中所遭遇到的疼痛和苦楚却能为人们指出新的发展可能性,让我们在有生之年能够持续地变得“更有人性” 。
因此,虽然自古以来我们的做法是在无法快速帮助正在受苦的动物时,就协助它们脱离苦海,但基于人道立场而日益被人们所接受的辅助自杀(Assisted suicide)却是有待商榷的 。安乐死的概念或“无痛致死”说明了人类生命史上,对于人类灵性本质及疼痛和苦楚角色的极深误解(请参阅9.3“处理身心障碍或慢性病童”) 。虽然医师的工作就是要极尽所能地纾解痛苦,并带来痊愈,但是忍受痛苦的经验,就像死亡一样,是人类存在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
因为不同的疾患影响人体的部位和过程不同,而且对在此物质身体内的灵性生命所带来的经验也不相同,所以反思不同种类疾患的特定意义和目的是有道理的 。
2.疾患和人智学架构下的人体组成
人类的自我活跃在温暖的环境中,我们的情感则是以气体的型态在身体内运作 。同样地,植物的生命过程发生在液体的状态中,而具备个别体态的物质身体则是以固体的元素呈现 。支配物质三态(亦即固体、液体、气体)和温度(遍布于物质三态中)的法则使人类展现出不同的可能性 。鲁道夫·斯坦纳称这四种在每个人身上以独特方式互动的法则组合为四个人体的组成结构 。
●支配固体结构——“物质身体”——的法则复合体,居中协调出在空间中的形体和结构 。
●支配活跃于液体功能——“生命体”或“以太体”——的法则复合体,居中协调出生命历程的样貌和时间的连结与顺序 。
●支配活跃于气体功能——“意识体”或“星芒体”(Astral Body)——的法则复合体,居中协调出情感、动态及意识的表达 。
●支配活跃于温暖功能——“自我”——的法则复合体,作为个人灵性的载体,居中协调意向的发展 。
这些组成结构对于人类心和灵的意义在本书的其他部分也有提及,在本章中,我们将着重人类的心和灵对身体的影响,因为儿童期是一个心—灵存在正专注于“转化进入此身”中并学着在身体里面感觉自在的时期 。这个身体越合身(或是随着儿童的发展而变得越合适),这个过程就越容易 。当今有多少人觉得自己像个陌生人,因为他们在自己的身体里并不全然舒适,或无法通过身体表达自己?医学和教育的角色就在于创造出一个环境,以容许有最健康可能的“成人”的过程 。
所谓的儿童期疾患,在个别化与活化身体的特定部位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
疾病伴随着高烧,主要在于显示这个“自我”及其温暖活动正在比平时更强烈地干涉生长性功能、影响新陈代谢过程,并引发导致发烧的免疫过程 。
另一方面,一个患了百日咳的孩子,这个“自我”采取一种新方式掌控自己身体的呼吸器官和功能,让心灵,或称“星芒体”,能强而有力地工作;导致淋巴结或是腺体会明显肿胀的疾病,则让孩子能重新掌握他们的生长力过程——让“生命体”或“以太体”变得更活跃 。水痘中充满液体的水泡,含有必须从生命领域中去除的“内因性物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