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春季儿童高发病--小儿肺炎


解读春季儿童高发病——小儿肺炎
阳春三月的一个晴天周末 , 张老师一家去踏青 , 两岁的儿子不小心着凉 , 晚上开始流清鼻涕水 , 咳嗽较厉害 , 但没有发烧 , 在家服“感冒”药和“消炎药”也未见效 。次日起孩子呼吸气促 , 口唇发青 , 带他到市儿童医院就诊 , 经胸部听诊和胸部X光拍片检查 , 确认患上支气管肺炎 。
春季为小儿肺炎高发季
肺炎是5岁以下婴幼儿最常见的疾病 , 一年四季均可发病 , 以春季发病率最高 。根据国内16所儿童医院的统计 , 在22504例儿科肺炎住院患儿中 , 支气管肺炎占93.7% , 其中90%为3岁以下婴幼儿 。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 , 以春季最多见 。营养不良、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先天性心脏病、贫血和低出生体重儿等均易发生肺炎 。
儿科医学研究表明 , 支气管肺炎是两肺散在的肺泡内炎症状 , 大多数是由感冒、支气管炎向下蔓延所致 , 少数继发于麻疹、百日咳等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引起肺炎的病原体主要是细菌和病毒 。
病毒性肺炎和细菌性肺炎
临床上 , 典型的病毒性肺炎和细菌性肺炎的症状不尽相同 。
两者都以发热、有咳嗽、气喘、呼吸困难和青紫 , 以及肺部固定湿罗音为共同表现 。全身中毒症状较轻者为轻症 , 反之为重症肺炎 。然而 , 不同的病原造成的肺炎病理改变亦不同 , 早期识别各型肺炎对提供病因治疗至关重要 。
一、病毒性肺炎
临床研究资料阐明 , 病毒性肺炎的病原体50%以上是呼吸道合胞病毒 , 该型肺炎占小儿肺炎住院总数的三分之一 。好发于冬春季 。呼吸道合胞病毒只有一个血清型 , 不产生血凝素亦不引起广泛的细胞破坏 , 在组织培养中能引起病理性的细胞融合现象 。主要传播途径是空气和飞沫 , 进入人体后在呼吸道和中耳繁殖 。
出生6个月以内婴儿由于免疫功能不成熟 , 呼吸道局部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IgA)产生不足 , 因而容易感染该病毒且发病较为严重 。目前可用免疫荧光法或免疫酶法检测鼻部脱落细胞可迅速确定该病毒 。
本病最典型的好发年龄是6个月~3岁大 。这些孩子往往起病急 , 先有“感冒”症状 , 持续时间约3天 , 表现发低烧(测量体温在38℃左右)、流清鼻涕水、咳嗽 , 约60%患儿也可不发烧 。
【解读春季儿童高发病--小儿肺炎】2~3天后咳嗽加重 , 呼吸快而浅表 , 每分钟可达60~100次 。最突出的症状是喘、憋、呼气延长 , 喘鸣之声音有时不必用听诊器 , 只要靠近患儿就可听到 , 患儿非常痛苦 。化验血中白细胞总数一般不高(在正常值范围内) , 分类淋巴细胞增多;重症患儿同时伴有烦躁不安 , 面色苍白、鼻翼扇动、口周青紫、因呼吸困难而影响吃奶、喝水 , 喘憋严重发作时可合并心力衰竭、呼吸衰竭 , 甚至危及生命 , 家长切不可掉以轻心 , 一定要及时带孩子到正规医院诊治 , 以免发生不测 。
二、 细菌性肺炎
1、肺炎球菌性肺炎
肺炎球菌是能够引起肺炎的一种细菌 , 约有50%的肺炎由肺炎球菌引起 , 人类是唯一宿主 。据国内统计 , 至少有60%的健康学龄前儿童在鼻咽部携带有肺炎球菌 , 一般四季可见 , 但以冬季最多 。据世界卫生组织 (WHO) 估计 , 每年全球大约有100万5岁以下的儿童死于肺炎球菌引发的肺炎、脑膜炎和败血症等疾病 , 是该年龄儿童死亡的最主要原因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