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量元素检查不应作为宝宝的常规检查


微量元素检查不应作为宝宝的常规检查

文章插图
【微量元素检查不应作为宝宝的常规检查】一旦孩子微量元素检查不达标 , 家长就着急得不行 。对此 , 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中西医结合医院儿科主任医师张思莱指出 , 目前所有微量元素检测手段都不能真实地反映微量元素的真实水平 , 必须要结合临床表现的症状 。这些检测的结果不能作为临床诊断的标准 , 也不能以此作为治疗用药的依据 。
人体中某些元素含量极少
从上世纪80年代后期一些医院开始开展微量元素检查以来 , 至今微量元素检测已经成了一些医院儿保科和儿科必做的常规体检项目 , 而一些家长也热衷于微量元素的检查 , 因为他们更加关心自己孩子的营养状况 。经常有家长就检测的结果来咨询如何处理 。
从营养学上分类 , 在体内含量较多且大于5克、每天膳食需要量都在100毫克以上的元素 , 如钙、磷、钾、镁、钠、氯、硫等7种元素 , 称为常量元素 。人体中某些化学元素含量极少 , 甚至仅仅有痕量 , 但是具有一定的生理功能 , 必须通过食物摄入 , 称为必需微量元素 。
三种检查方式均有缺陷
目前检验微量元素大多通过三种途径:头发、指血、静脉血 。头发检验的方式存在着很多问题 , 如每个人头发的发质、环境的污染、洗涤的方法、使用的洗涤剂 , 取头发的部位、取头发使用的工具以及化验室内的环境、各家使用的检验仪器的不同都影响着检验的结果 。
静脉血检查也不能全面反映微量元素在体内的真实营养状况 , 因为很多微量元素存在于血液中只是极少量 , 有的微量元素甚至还不到身体储存量的1% , 静脉血检查包括采集指血检查 , 只能反映身体血液中瞬间的必需微量元素和一些常量元素的情况 , 在采集标本过程中也极易受到污染 。因此化验结果也只能供临床参考 。由于取血比较困难 , 所以目前一些医院多以取指血检测 。
指血检查给孩子造成的痛苦小 , 但是缺点也很多:针刺的部位如果进针浅血液流不出来 , 化验师通过手挤出血液来 , 势必会将周围的组织液混入 , 同时标本极易污染 , 这样的检测结果肯定是不准确的 。
检测结果受多种外因影响
在采集过程中标本存在着交叉污染的情况、各个医院所采用的化验仪器是不同的、化验用的微量元素专用试管是否合格以及封闭试管的各种材料是否合格、化验员的专业水平如何、化验室的环境是否符合标准 , 即使以上都合格 , 小儿当时的饮食、食物的品种、患有的疾病等各种因素的影响都会影响检验的结果 。
同时孩子的一些表现 , 如孩子表现乏力、多动、食欲差、伤口易感染等 , 也不是缺铁的特异性表现 。孩子口腔溃疡、挑食、偏食、消瘦也不是低锌的特异性表现 。小婴儿睡眠质量差、夜惊、枕秃、肋缘外翻等也不都是缺钙的特异性表现 。正因为这些临床表现往往也是其它疾病的一些临床症状或者是婴幼儿时期特有的一种正常现象 。因此临床医生不能以此而判断孩子是否缺某种元素 , 而盲目地让家长进行进补 。
『①本文②来源妈育儿网 , 不得自行转载 , 违者必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