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如何培养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我控能力?

家长如何培养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

文章插图
1.通过游戏提高孩子的自控能力
游戏中常常蕴含着规则,孩子通过这种有趣的形式,更容易形成自控能力 。如妈妈可以和孩子玩“木头人”的游戏,孩子通过扮演“木头人”,学会控制自己的动作,进而产生自我控制的意识 。
2.家长要做出自我控制的好榜样
爸爸妈妈在自我控制方面表现好的话,孩子也会受到影响 。如带孩子外出,遇到堵车的时候,可以和孩子做一些小游戏消磨时光,避免把焦躁情绪传染给孩子,让等待的过程变得有趣 。想对孩子发火的时候,深呼吸并说:“我要冷静,不能发火 。”这些言行都会让孩子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
3.采用适当方式教育孩子
四岁以后的孩子已经开始懂得一些浅显的道理了,爸爸妈妈可以采取说理的方式,让孩子明白自己的行为造成什么样的后果,从而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 。如到了睡觉时间,孩子执意要吃自己喜欢的糖果,不给就不睡觉 。家长如果采取强硬的态度,会适得其反,激起孩子的反抗心理 。爸爸妈妈可以告诉孩子,如果睡觉前吃了糖,就会有蛀牙,牙会很疼很疼,以后再有不能吃好吃的了 。
在诱惑面前,也许说理不能立刻见效果,但是让孩子明白事理是非常重要的,因为真正的自控来自于孩子的理解 。家长只要坚持下去,孩子会逐渐学会控制自己 。另外,家长也可以通过故事、动画等方式教育孩子 。
4.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
孩子只有具备了规则意识,才能提高自控水平 。家长可以现在生活常规方面着手,制定规则如按时起床、睡觉,不挑食等 。家长要长期坚持一贯的要求,孩子就会逐步约束自己 。除了生活常规,爸爸妈妈还可以给孩子订立一些规矩并坚决执行 。如带孩子逛商场前,给孩子明确说不能乱买东西 。尽管如此,孩子可能还会乱要,这时家长就要果断拒绝 。
孩子经过一次次失败的体验,自然不会胡乱要了 。
5.要多与孩子沟通、交流
人的成长不但需要物质,也有精神、情感的需要 。只有经常与孩子沟通,你才会发现孩子道德品质方面是否发生了偏差?好的行为习惯是否有待于进一步养成?也只有与孩子经常性的沟通,满足孩子的情感需要,才能使孩子从心底里感觉幸福,促成好的习惯的养成 。
6.循序渐进,及时表扬
培养孩子的自控能力,首先,爸爸妈妈要有耐心,注意循序渐进,切忌操之过急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多与孩子进行沟通交流,了解孩子的想法和内心世界,与孩子之间建起了绝对的信任,以便于树立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有效地增强了父母的教育影响,对于孩子的不良表现,要给予耐心的说服教育,切忌一味地训斥、压制 。再有,对于孩子表现良好的自控行为,要给与及时的表扬和鼓励,树立孩子的自信心 。
7.培养孩子顽强的毅力
顽强的毅力是一个人良好自制力的重要保证,所以要培养孩子的良好的自控能力,首先要培养孩子良好的意志 。比如,家长可以通过让孩子参加“户外拓展训练”等活动,训练孩子坚强的意志 。平时,也要注意不要过分的溺爱孩子,而要理智的去爱孩子 。
自我控制能力是孩子以后顺利学习和生活的必要素质,培养孩子的这项能力已经成为家长普遍关心的问题 。爸爸妈妈只要掌握了小窍门,就能加强孩子的自控能力,让他们变得更加优秀!

20个陪孩子过暑期的必看点子

【家长如何培养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