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音乐活动泡泡不见了教案反思


小班音乐活动泡泡不见了教案反思

文章插图
小班音乐活动泡泡不见了教案反思主要包含了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活动反思等内容,感受歌曲轻松愉快的玩乐情绪,初步学习在休止、间奏处控制不唱,通过回忆、模仿吹泡泡的游戏情境,记忆歌词,掌握间奏,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小班音乐活动课,快来看看泡泡不见了教案吧 。
活动目标
1. 感受歌曲轻松愉快的玩乐情绪,初步学习在休止、间奏处控制不唱 。
2. 通过回忆、模仿吹泡泡的游戏情境,记忆歌词,掌握间奏 。
3. 大胆参与歌唱活动,体验在间奏处等待的乐趣 。
4. 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
5. 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
活动准备
1. 幼儿有吹肥皂泡的经验 。
2. 歌词磁带“泡泡不见了” 。
3. 幼儿吹泡泡的工具和肥皂水 。
活动过程
1. 幼儿迁移生活经验,自由谈论泡泡 。
幼儿回忆吹泡泡的情境及泡泡的大小、颜色,以及泡泡最后会怎样的问题,教师有重点地反馈歌曲中的内容,如“泡泡有大的,有小的,还会飞呀飞上天,最后炸掉了”,为幼儿理解、记忆歌词做准备 。
2. 幼儿回忆、模仿吹泡泡游戏,记忆并学唱歌词,掌握间奏 。
(1)幼儿学习第一句歌词,在第一间奏处模仿吹泡泡两次 。
教师范唱第一句歌词,然后幼儿创编吹泡泡的动作 。配班教师及时弹出间奏(5656
5ⅰ︱55
3︱) 。幼儿重点练习跟着间奏吹泡泡的动作,每小节吹泡泡一次,教师带领幼儿歌唱和吹泡泡交替练习 。
(2)幼儿学习第二句歌曲,在第二间奏处模仿做大泡泡、小泡泡的动作 。
幼儿说出泡泡“有大又有小”,并用动作表现出来,教师范唱第二句歌词,幼儿做出大和小的动作,配班教师及时弹出间奏(2323
25︱72 1︱),幼儿重点跟着间奏练习做大泡泡、小泡泡的动作,教师边做,边轻声提示“做个大泡泡,做个小泡泡” 。幼儿教师自然地跟教师,唱与做动作交替练习 。
(3)幼儿学习念、唱第三、第四句歌词 。
教师做泡泡向上飞的动作并念歌词“泡泡飞呀,飞上……”幼儿填空“飞呀,飞上天” 。教师带领幼儿完整念、唱第三、第四句乐句 。
(4)幼儿看教师表演及回答教师的问题,学唱最后一句歌词 。
教师按节奏说最后一句歌词,在休止处做出泡泡爆炸状,并轻轻发出“啪” 。最后提问“泡泡怎么了?”幼儿自由回答,说出“泡泡不见了” 。
教师带领幼儿表演唱最后一句歌词 。
(5)幼儿随音乐完整地念一遍歌词,在间奏处做相应的动作 。
教师用手势和动作提示幼儿念歌词、做动作 。
3. 幼儿跟琴练习演唱歌曲3~4遍 。
幼儿在歌唱过程中,教师可以用歌声、体态等提示幼儿,注意逐步退出,幼儿自己跟琴走 。
4. 幼儿边听歌曲录音,边与教师一起玩“吹泡泡”的音乐游戏 。
活动反思
【小班音乐活动泡泡不见了教案反思】这是一首极具童趣的歌曲,欢快的旋律和富有画面的歌词都让孩子们非常喜欢,由于是出于孩子们的兴趣点出发,本次活动的开展十分顺利,孩子们伴随着欢快的歌曲吹泡泡活动中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