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的“七要七不要”


教育孩子的“七要七不要”

文章插图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庭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那么,父母应该给孩子怎样的家教呢?
要德育为首 不要重智轻德
重智轻德是一种普遍倾向 。许多父母只关注孩子的学业和分数,一开口就是“考多少分,排多少名”,而对孩子的思想品德以及理想、兴趣、意志等非智力因素则不闻不问 。对孩子的奖惩随其考分高低而起伏 。考好了,笑逐颜开,有求必应;考差了,阴云翻滚,横眉冷对 。弄得许多孩子心力交瘁,自暴自弃,离家出走,甚至出现生命危险 。
优秀的家长最根本的一点就是要培养孩子“学会做人”,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益于社会的合格人才 。“马家爵现象”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震惊和反思 。
【教育孩子的“七要七不要”】要循序渐进 不要拔苗助长
不少父母对孩子实施超前教育 。
一岁教识字,二岁背古诗,三岁学计算,还要教外语 。课本没弄懂,又去听奥数 。还有钢琴、舞蹈、绘画、书法等各类艺术特长班,庄稼生长有季节,孩子成长有过程 。揠苗助长会使庄稼枯萎,教育孩子急于求成,其结果是欲速不达 。家长要根据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生理特点、遵循教育规律,因人而异,循序渐进,为孩子创设一个有利于健康成长的舒适的教育环境 。
要以身作则 不要其身不正
俗语云:“有其父(母),必有其子(女) 。”有些父母文化底蕴和道德修养不足,他们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如何会高大?他们的教育话语怎能有分量?因此,父母首先要正己,为孩子树立一个勇于拼搏、积极进取、爱憎分明、乐观、自信、开朗、友爱的榜样 。这样,当孩子每天“阅读”着父母这部大书时,必定会受益匪浅;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会自然形成,家庭教育也会事半而功倍 。
要民主和谐 不要家长专制
受传统影响,一些父母对孩子的要求是“听话”与“顺从”,缺乏民主平等式的教育 。孩子在家庭中几乎没有发言权、参与权和选择权,许多孩子自身的事情也要由家长说了算 。父母打骂管教孩子是自家的私事 。孩子没有隐私权:信件被拆开,书包和口袋被搜查,抽屉的锁被撬开,日记被偷看,行为被跟踪——这些做法不仅极大地伤害了孩子的人格与自尊,而且也大大削弱了家长的权威,束缚了孩子独立自主的精神和创造性 。
目前,社会需要民主和谐,家庭也需要民主和谐 。家长要“信任孩子”、“赏识孩子”,赏识孩子所取得的点滴成绩;此外还要“善于倾听”,倾听孩子的不同见解,倾听孩子的苦与乐诉说,和孩子做知心朋友 。
要家校协作 不要我行我素
有的家长对孩子宠爱有加,生怕子女吃苦受累,学校搞点劳动,怕累着;做卫生,怕孩子脏着,还有的家长对孩子在学校的表现不闻不问,放任自流 。有的甚至对学校和教师横加指责,造成家庭与学校之间的深刻裂痕 。实际上,孩子的成长需要社会、家庭、学校的密切合作 。家长要注重家校联系,要通过校访、电话、书信等形式了解学校、了解教师、了解孩子 。
从而有的放矢的教育孩子 。
要协调一致 不要随意施教
家庭教育往往有这种情况:父母要严格要求,而祖父母(外祖父母)却流于迁就;有的主张“教育成才”,有的却说“树大自然直”,如此等等,互相矛盾,弄得孩子无所适从,对孩子的成长十分不利 。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方法来教育孩子应该值得我们思考 。作为孩子的家长要在施教之前通过学习、分析、交流而达到统一 。不是谁年龄大、辈分高就听谁的,而是谁的意见科学,符合孩子的实际就听谁的 。